黃金洞
位於恩、利、咸三縣交界之地的黃金洞鄉,交通便利,是出湘鄂、入川渝的必經之路。該鄉平均海拔830米左右,絕對高差500米,轄6個管理區,15個行政村,15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640人,國土面積215平方公里。
該鄉屬典型的喀什特地貌地區,由於日照時間長,海拔落差大,造成了豐富的物產,是琥珀金鉤生漆、金絲桐油的故鄉。近年來,該鄉在穩定壯大傳統的拳頭產品的同時,結合鄉情,大面積發展煙葉和茶葉,煙葉面積每年穩定在1萬畝左右,1997年,1999年、2001年煙葉生產分別三次榮獲全縣「金葉杯」茶葉總面積達7000畝,由黃金洞生產出品的水寨茶,在1994年湖北省「百茗爭春」評選會上獲優質獎,同時被定為湖北省第三屆民運會指定產品。1997年又被評為「鄂茶杯」金獎。在此基礎上該鄉大闊步走產業結構調整之路,建成以獼猴桃、銀杏、板栗、杜仲、生漆、黃柏、油桐、黃連等高效經濟林25000余畝。
該鄉的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主要有硅酸鹽礦、煤礦、磷礦和云母礦。
著名的黃金洞和星斗山是該鄉主要的旅游景點。黃金洞洞內分7層,共有景點80多個,集「山、水、洞」於一體,以「奇、幻、險」而出名。比利時洞穴專家對其洞進行考察后稱之就層次而言,此洞為「亞洲之一」。星斗山自然保護區的植物以稀有的珙桐、紅豆杉為貴,鳥類主要有紅腹錦雞、鷂鷹、竹雞、斑鳩等,主要動物有云豹、野豬、刺豬、毛狗、果子貍等,星斗山的珍稀動植物達100余種。
恩施州境地形以山區為主,喀斯特地貌發育,溶洞溶洼眾多,,自然風光以“雄、奇、秀、幽、險”著稱,自然景觀有:位于恩施、利川、咸豐3縣市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星斗山,位于宣恩、鶴峰、恩施和湖南桑植4縣市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咸豐縣的坪壩營、唐崖河(黃金洞)、小南海,利川騰龍洞、佛寶山大峽谷、玉龍洞、水蓮洞,巴東神農溪、格子河石林、水布埡,恩施的梭步埡石林、恩施大峽谷、龍洞河風景區,建始縣野三河、黃鶴橋風景區,來鳳的仙佛寺風景區、卯洞風景區,鶴峰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木林子等。
恩施大峽谷
恩施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景區,峽谷全長108公里,以龐大著稱,峽谷中沐撫大小龍門6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百座獨峰,僅200米以上的獨立石峰就有30余座,可謂舉世無雙。主要有大河碥、大小龍門、云龍河瀑布、前山絕壁、馬寨絕壁、朝東巖隧道、車壩水庫、羅針田農莊、天樓地枕電站、銅盆水森林公園等11個景點。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土家族地區仿古土司莊園建筑群,屬古跡與建筑類園林景觀民俗風景區,是以展示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以休閑、旅游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園和旅游景點,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區、宗教展示區、休閑娛樂區三個主要區。這里建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主要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藝術。
恩施龍鱗宮
恩施龍鱗宮是國家AAA級景區,屬地文景觀類洞穴風景區,龍麟宮俗稱“出水洞”,屬水旱兼備洞穴景觀,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組成,洞長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峽”長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長18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陸兼備。洞內平均高度50米,寬30米。洞中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平均溫度20℃。龍麟宮的一壇、二府、三峽、九龍、十三廳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處景點分布在水洞“小三峽”、干洞和迷津洞中。
巴東神農溪
巴東神農溪是國家AAAAA級景區,屬典型的水域風光類生態旅游風景區,神農溪發源于神農架南麓,全長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納17條支流。神農溪有千古之謎——古巴人“懸棺”和巖棺葬群,古棧道遺痕依稀可見,沿途可探尋古巴人的足跡。碗豆角木扁舟是神農溪保存千年的原始交通運輸工具,土家纖夫是古巴人纖夫的活化石,是土家民族文化和纖夫文化的結合。
土家人“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墻,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后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黃金洞鄉位于渝、鄂、湘、黔相界處,是恩施、利川、咸豐三縣市的交界之地,總面積zhidao215平方公里,人口24800人,下轄15個行政村(旅游景點涉及6個村,11個村民小組),平均海拔1000米,冬暖夏涼,景色宜人,資源富饒,森林覆蓋率達52 %,連接318和209國道的西部旅游黃金干線貫穿境內達60公里,咸豐縣的母親河——唐崖河奔流而下。作為“邊貿口子鎮”,咸豐縣的西大門,黃金洞鄉早在1984年便著手內了“天下奇觀黃金洞”的開發,是全縣最早的旅游景點開發地點。如今,令人稱奇叫絕的黃金洞溶洞景觀、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杉坪森林公園、反映土苗歷史文化的金洞寺、精靈宮、靈山容寺等自然和人文景觀連為一體、相得益彰,成為生態文化旅游項目開發的豐富資源。
來恩施玩的話,主要是欣賞自然風光啦,風景還是相當不錯的!先要說明一下恩施的范圍,外地人所說的恩施一般是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面有八個縣市:恩施市、利川市、來鳳縣、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鶴峰縣和咸豐縣,其中恩施市是恩施州的首府,所以本地人說的恩施是指恩施市,導致很多人會把兩個恩施弄混。
主要景點有:恩施市的大峽谷、土司城、龍鱗宮、梭布埡石林、清江闖灘,利川市的騰龍洞、魚木寨、大水井建筑群,巴東縣的神農溪、無源洞、水布埡原生態景區,咸豐縣的坪壩營、黃金洞,建始縣的野三河,等等。如果時間比較緊的話,而且是自助游,可以選擇一個市或者縣的景點,建議就到恩施市、利川市或者巴東縣,這幾個地方景點較為集中。
時間多的話,可以隨便玩啦!再就是恩施很多好吃的,歡迎來呀!。
恩施州境地形以山區為主,喀斯特地貌發育,溶洞溶洼眾多,,自然風光以“雄、奇、秀、幽、險”著稱,自然景觀有:位于恩施、利川、咸豐3縣市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星斗山,位于宣恩、鶴峰、恩施和湖南桑植4縣市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咸豐縣的坪壩營、唐崖河(黃金洞)、小南海,利川騰龍洞、佛寶山大峽谷、玉龍洞、水蓮洞,巴東神農溪、格子河石林、水布埡,恩施的梭步埡石林、恩施大峽谷、龍洞河風景區,建始縣野三河、黃鶴橋風景區,來鳳的仙佛寺風景區、卯洞風景區,鶴峰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木林子等。
恩施大峽谷恩施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景區,峽谷全長108公里,以龐大著稱,峽谷中沐撫大小龍門6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百座獨峰,僅200米以上的獨立石峰就有30余座,可謂舉世無雙。主要有大河碥、大小龍門、云龍河瀑布、前山絕壁、馬寨絕壁、朝東巖隧道、車壩水庫、羅針田農莊、天樓地枕電站、銅盆水森林公園等11個景點。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土家族地區仿古土司莊園建筑群,屬古跡與建筑類園林景觀民俗風景區,是以展示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以休閑、旅游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園和旅游景點,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區、宗教展示區、休閑娛樂區三個主要區。這里建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主要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藝術。
恩施龍鱗宮恩施龍鱗宮是國家AAA級景區,屬地文景觀類洞穴風景區,龍麟宮俗稱“出水洞”,屬水旱兼備洞穴景觀,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組成,洞長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峽”長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長18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陸兼備。
洞內平均高度50米,寬30米。洞中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平均溫度20℃。
龍麟宮的一壇、二府、三峽、九龍、十三廳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處景點分布在水洞“小三峽”、干洞和迷津洞中。巴東神農溪 巴東神農溪是國家AAAAA級景區,屬典型的水域風光類生態旅游風景區,神農溪發源于神農架南麓,全長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納17條支流。
神農溪有千古之謎——古巴人“懸棺”和巖棺葬群,古棧道遺痕依稀可見,沿途可探尋古巴人的足跡。碗豆角木扁舟是神農溪保存千年的原始交通運輸工具,土家纖夫是古巴人纖夫的活化石,是土家民族文化和纖夫文化的結合。
土家人“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
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墻,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
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
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
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后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7-27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