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頂
神農頂過去在萬分之一的地圖上只有標高,沒有名稱,所以被稱作“無名峰”。1981年神農架林區人民 *** 呈湖北省人民 *** 批準,將其正式定名為“神農頂”。清代《興山縣志》稱這里為“神農山”,因相傳神農氏曾在此采嘗百草而得名。神農架主峰亦有“木城”之名,鄧森林浩瀚、密如城垣之意。神農頂箭竹叢生,冷杉林立,杜鵑葉艷,四季常青,古代民間又稱它為“四季山”。
摩天嶺
中國有好幾處叫“摩天嶺”的山名,大巴山西端的“摩天嶺”位于川、陜、甘三省交界處。米倉山是大巴山的西段,米倉山西接摩天嶺。這里的“摩天嶺”指的是甘肅省南部的文縣與四川省北部的青川縣交界處的“摩天嶺”。穿越摩天嶺有著名的“陰平古道”。
黃安壩
黃安壩,坐落在大巴山南麓。山區內群山高聳,氣象壯觀。山頂草場成片,牛馬成群。
雞鳴寺
大巴山內還有一座雞鳴寺。雞鳴寺始建于東漢時期,相傳漢光武帝劉秀路經正在修建的寺院,時逢雄雞啼曉,故此得名。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3000平方米。寺院分前后兩段,每段有東西兩廊共六間,前殿為藏經樓,后殿為觀音殿。各殿供奉佛像九十一尊,均有神障遮護,尤顯莊重肅穆。整個寺院,重重院落,層層樓閣中,迂曲相連,高檐翹飛,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歷史上,來雞鳴寺拜佛的香客遍及川、陜、鄂三省,雞鳴寺更以“百鶴井中水,雞鳴院內茶”聞名于世。
亢谷風景區
有“小張家界”之稱的亢谷風景區位于大巴山腹地,區內山巒重疊,森林茂密,峽谷幽深,山峰俊秀,走進峽谷,其間流泉不斷,鳥鳴不絕,時而開闊平坦,時而深邃狹長。溯河而上主要有龍峽口、野人溪、大巴山動物養護站、金雕巖、棕熊溝、峽谷漂流、密彩瀑布、老虎看豬、魚泉、觀音巖、猴子洞灣、猴子望海、天生橋、雞冠石、石林、跳魚潭、鑼圈巖、四方碑、白袍將軍等自然景觀,更有巴山老院、亢谷人家等人文景觀。
九重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重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0.89平方公里,公園內景色優美,民俗風情,特色鮮明。紅軍戰斗遺址,古寨遺址尚存。
青龍峽峽谷
青龍峽峽谷全長12公里,容身于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心地帶,是城口縣20世紀80年代末設立的之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景區內還有不少獼猴。
活動
從2010年到2013年,中國大巴山彩葉文化旅游節在大巴山一共舉辦了四屆。
2012年,重慶城口縣為了擴大城口文化的影響力,提高城口旅游的知名度,舉辦之一屆中國大巴山(重慶·城口)消夏節。以“暢游清涼巴山、體驗養生城口”為主題,將開展消夏節開幕式、大巴山攝影藝術展及紅色城口體驗、“大巴山森林人家”生態宴、千畝向日葵花海游覽、大巴山·黃安壩消夏、大巴山消夏節采風、巴山湖垂釣、任河橡皮艇表演賽、“清涼城口”啤酒狂歡夜、“前河畫廊”漂流、“暢游清涼巴山,體驗養生城口”自駕游等11項主題活動。活動的主要區域是城口縣城、任河仙境、前河畫廊、黃安壩高山草場、巴山湖、夜雨湖、青龍峽、中國亢谷、渝陜界梁等景區。
巴山大峽谷景區屬喀斯特地貌,六大山脈托出十大主峰百里峽飛瀑,平均海拔 2200 多米,常年云遮霧繞,婉若仙山。
老黃山在巴山大峽谷中段拔地而起,海拔 2184m ,他雖不是更高峰,但視野開闊,登上山頂,舉目遠眺,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群山連綿、碧波蕩漾、心曠神怡。山頂上有塊巨大的石梁叫四方石,厚不足 1m ,高 30m ,寬 50m ,石上長滿青松翠柏,千姿百態;攀猿而上,巨石上還可找到兩億七千萬年前的卵石及河沙。
山頂中段有個叫石筍溝的地方,巨大的石筍直插云霄。懸巖邊迎客松迎風招展,松濤陣陣。
將軍坪一帶還有萬多畝原始森林。春夏之交,奇花異草爭奇斗艷、野果飄香;到了冬季,銀裝素裹,懸巖冰柱,云纏山腰,勝似仙境。
最奇的是半山腰 的三座小山峰,一如螃蟹,一象青蛙,一似蝸牛,而且都頭朝峰頂,栩栩如生。傳說他們常住在天井邊,得到玉帝的寵愛,神仙和玉帝離開時忘了帶走他們,他們在原地一步也不肯離開,總希望玉帝有一天會回來,天長日久,自己就變成了石峰。
這里有百獸聚會、仙女巖、觀音洞、南天門、二龍飛瀑、老黃山、犀牛望、土家懸棺、羅盤云海、桃溪仙境。月、一線天、盤龍洞、雄雞鳴天十大景點,既各具特色,自成一體,構成300里峽完美和諧的整體。
江口湖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有云霧寨、雞窩石、三斗峽、普光寺、黃石白鶴林等景點。巴山大峽谷景區歷史悠久,有秦末漢初樊噲屯兵駐扎留下的將軍坪、跑馬梁、拴馬石、大通險道及石棧道等遺址,有張獻忠、白蓮教留下的青龍寨、大寨子等遺址。
峽內道路比較平坦,建有8條鐵索橋,溝通了沿河兩岸。宣漢巴山大峽谷,它以雄、險、奇、秀、幽而著稱,整個風景區分為四谷、五區、六脈、七絕(景、巖、洞、水、物、漏斗、民俗)、八怪(颶風洞、水色斗、山上魚、巖里湖、鳥鳴燈、井噴彩、葉呈字、吞吐河)、九曲、十峰、百洞、千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山、水、洞溶為一體,濃墨重彩地將 300 平方公里的巨型畫卷展示于天地之間。巴山大峽谷的山泉流光異彩,比比皆是,有的低吟清唱,有的聲在百里峽上漂流振環宇,有的懸掛山間,有的若隱若現……巴山大峽谷有 100 多個山洞,他們千姿百態,各展風姿。
有的大氣磅薄,有的玲瓏剔透,有的呈湖光山色,有的似動物群居,有的深不可測。鐘乳石更是千奇百怪,美不勝收。
有人贊美這些洞府是“人間仙景,地下天堂”。兩億多年的鬼斧神工,給我們留下了這道道地下奇觀,尚未完工的是這大大小小的漏斗群了。
他們深淺不同,造形各異。最奇的是龍泉鄉二村大山上有一個直徑 200 多米的風洞,常年吞云吐霧,颶風不斷,使人毛骨悚然,不敢靠近。
當地老百姓都說那里的冰雹是洞里妖怪吐出來的。整個巴山大峽谷景區有五大漏斗群,當地人把他們叫旋洞,大人小孩都喜歡往洞里甩石頭,聽那叮叮咚咚聲色各異的聲響,不少洞響聲達數分鐘之久,真是“聲”不可測。
獨特喀斯特地貌,讓巴山峽谷,感覺豐富多彩,天然千年溶洞,盤龍洞、雞王洞等。給巴山峽谷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動植物巴山峽谷渡口巴山大峽谷不僅山清水秀洞迷人,而且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許多還是珍稀物種。 有虎、熊、獐、鹿、麂羚羊、山羊、毛狗、飛虎、狗獾、刺猬、猚子、猴、野豬、火雞、錦雞、野雞、笨笨雞、娃娃雞、竹雞、珍珠雞等,鳥類品種繁多,不勝枚舉。
河里有娃娃魚、雅魚等數十種。他們活躍山水之間,鳴叫震蕩山谷,悅耳動聽,體態各異,美麗動人。
巴山大峽谷還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植物園,有高等植物 3000 多種,其中中草藥就達 1348 味,珍稀植物達 30 多種,他們不僅為茫茫群山增光添彩,而且還為人們提供各種天然果菜,可供食用的就達 300 多種。奇險幽秀巴山大峽谷的景區數不勝數,其中最有特色的十大景區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千姿百態的百獸聚會由由各式各樣的巖石組成,每尊石像如工匠們雕刻一樣,個個栩栩如生! 氣勢雄偉的仙女巖,屹立在群峰之巔,鳥瞰滔滔前江水。 在羊牯嶺靠江邊,一個神奇的洞穴,取名觀音洞。
此洞有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被人們至今傳為佳話。要想知道這些傳奇故事,不妨親自觀賞找當地百姓打聽哦! 從龍泉往前三百米,順著前江朝前望去,在山與藍天交會處,兩邊的山巖就差點連接成了一座天橋,這就是著名的南天門。
在南天門筆直的兩座山腰間,各自涌出兩道飛瀑,水花陣陣拍打的水霧,將整個峽谷布置得如身在云霧繚繞的天宮,這就是二龍飛瀑哦! 在沿江直上,就是有名的老黃山,風景絕不亞于安徽黃山。還有更神奇的犀牛望月,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
雖然只是一座山,卻是長得那么活躍。 過了這一段,就到了一線天,說起這個景點,中午在在此才是才是更佳時刻,你就別想看見太陽了,全長有五百米的位置,只能看見一束直射江底,清楚地俯視水中魚蝦游來游去。
這就讓我們來看看盤龍洞吧,洞內有千姿百態的石鐘乳,有清澈的洞內暗河,有洞中天橋,更有深不見底的洞中之洞,橋上之橋,讓人置身仙境,流連忘返。 在向城口方向走,就是雞鳴山了,活脫。
巴山大峽谷景區屬喀斯特地貌,六大山脈托出十大主峰 百里峽飛瀑 ,平均海拔 2200 多米,常年云遮霧繞,婉若仙山。
老黃山在巴山大峽谷中段拔地而起,海拔 2184m ,他雖不是更高峰,但視野開闊,登上山頂,舉目遠眺,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群山連綿、碧波蕩漾、心曠神怡。山頂上有塊巨大的石梁叫四方石,厚不足 1m ,高 30m ,寬 50m ,石上長滿青松翠柏,千姿百態;攀猿而上,巨石上還可找到兩億七千萬年前的卵石及河沙。
山頂中段有個叫石筍溝的地方,巨大的石筍直插云霄。懸巖邊迎客松迎風招展,松濤陣陣。
將軍坪一帶還有萬多畝原始森林。春夏之交,奇花異草爭奇斗艷、野果飄香;到了冬季,銀裝素裹,懸巖冰柱,云纏山腰,勝似仙境。
最奇的是半山腰 的三座小山峰,一如螃蟹,一象青蛙,一似蝸牛,而且都頭朝峰頂,栩栩如生。傳說他們常住在天井邊,得到玉帝的寵愛,神仙和玉帝離開時忘了帶走他們,他們在原地一步也不肯離開,總希望玉帝有一天會回來,天長日久,自己就變成了石峰。
這里有百獸聚會、仙女巖、觀音洞、南天門、二龍飛瀑、老黃山、犀牛望、土家懸棺、羅盤云海、桃溪仙境。月、一線天、盤龍洞、雄雞鳴天十大景點,既各具特色,自成一體,構成300里峽完美和諧的整體。
江口湖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有云霧寨、雞窩石、三斗峽、普光寺、黃石白鶴林等景點。巴山大峽谷景區歷史悠久,有秦末漢初樊噲屯兵駐扎留下的將軍坪、跑馬梁、拴馬石、大通險道及石棧道等遺址,有張獻忠、白蓮教留下的青龍寨、大寨子等遺址。
峽內道路比較平坦,建有8條鐵索橋,溝通了沿河兩岸。宣漢巴山大峽谷,它以雄、險、奇、秀、幽而著稱,整個風景區分為四谷、五區、六脈、七絕(景、巖、洞、水、物、漏斗、民俗)、八怪(颶風洞、水色斗、山上魚、巖里湖、鳥鳴燈、井噴彩、葉呈字、吞吐河)、九曲、十峰、百洞、千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山、水、洞溶為一體,濃墨重彩地將 300 平方公里的巨型畫卷展示于天地之間。巴山大峽谷的山泉流光異彩,比比皆是,有的低吟清唱,有的聲 在百里峽上漂流 振環宇,有的懸掛山間,有的若隱若現…… 巴山大峽谷有 100 多個山洞,他們千姿百態,各展風姿。
有的大氣磅薄,有的玲瓏剔透,有的呈湖光山色,有的似動物群居,有的深不可測。鐘乳石更是千奇百怪,美不勝收。
有人贊美這些洞府是“人間仙景,地下天堂”。兩億多年的鬼斧神工,給我們留下了這道道地下奇觀,尚未完工的是這大大小小的漏斗群了。
他們深淺不同,造形各異。最奇的是龍泉鄉二村大山上有一個直徑 200 多米的風洞,常年吞云吐霧,颶風不斷,使人毛骨悚然,不敢靠近。
當地老百姓都說那里的冰雹是洞里妖怪吐出來的。整個巴山大峽谷景區有五大漏斗群,當地人把他們叫旋洞,大人小孩都喜歡往洞里甩石頭,聽那叮叮咚咚聲色各異的聲響,不少洞響聲達數分鐘之久,真是“聲”不可測。
獨特喀斯特地貌,讓巴山峽谷,感覺豐富多彩,天然千年溶洞,盤龍洞、雞王洞等。給巴山峽谷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動植物 巴山峽谷渡口 巴山大峽谷不僅山清水秀洞迷人,而且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許多還是珍稀物種。 有虎、熊、獐、鹿、麂羚羊、山羊、毛狗、飛虎、狗獾、刺猬、猚子、猴、野豬、火雞、錦雞、野雞、笨笨雞、娃娃雞、竹雞、珍珠雞等,鳥類品種繁多,不勝枚舉。
河里有娃娃魚、雅魚等數十種。他們活躍山水之間,鳴叫震蕩山谷,悅耳動聽,體態各異,美麗動人。
巴山大峽谷還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植物園,有高等植物 3000 多種,其中中草藥就達 1348 味,珍稀植物達 30 多種,他們不僅為茫茫群山增光添彩,而且還為人們提供各種天然果菜,可供食用的就達 300 多種。奇險幽秀 巴山大峽谷的景區數不勝數,其中最有特色的十大景區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千姿百態的百獸聚會由由各式各樣的巖石組成,每尊石像如工匠們雕刻一樣,個個栩栩如生! 氣勢雄偉的仙女巖,屹立在群峰之巔,鳥瞰滔滔前江水。 在羊牯嶺靠江邊,一個神奇的洞穴,取名觀音洞。
此洞有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被人們至今傳為佳話。要想知道這些傳奇故事,不妨親自觀賞找當地百姓打聽哦! 從龍泉往前三百米,順著前江朝前望去,在山與藍天交會處,兩邊的山巖就差點連接成了一座天橋,這就是著名的南天門。
在南天門筆直的兩座山腰間,各自涌出兩道飛瀑,水花陣陣拍打的水霧,將整個峽谷布置得如身在云霧繚繞的天宮,這就是二龍飛瀑哦! 在沿江直上,就是有名的老黃山,風景絕不亞于安徽黃山。還有更神奇的犀牛望月,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
雖然只是一座山,卻是長得那么活躍。 過了這一段,就到了一線天,說起這個景點,中午在在此才是才是更佳時刻,你就別想看見太陽了,全長有五百米的位置,只能看見一束直射江底,清楚地俯視水中魚蝦游來游去。
這就讓我們來看看盤龍洞吧,洞內有千姿百態的石鐘乳,有清澈的洞內暗河,有洞中天橋,更有深不見底的洞中之洞,橋上 之橋,讓人置身仙境,流連忘返。 在向城口方向走,就是雞鳴山了,。
巴山大峽谷景區屬喀斯特地貌,六大山脈托出十大主峰 ,平均海拔 2200 多米,常年云遮霧繞,婉若仙山。
老黃山在巴山大峽谷中段拔地而起,海拔 2184m ,他雖不是更高峰,但視野開闊,登上山頂,舉目遠眺,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群山連綿、碧波蕩漾、心曠神怡。山頂上有塊巨大的石梁叫四方石,厚不足 1m ,高 30m ,寬 50m ,石上長滿青松翠柏,千姿百態;攀猿而上,巨石上還可找到兩億七千萬年前的卵石及河沙。
山頂中段有個叫石筍溝的地方,巨大的石筍直插云霄。懸巖邊迎客松迎風招展,松濤陣陣。
將軍坪一帶還有萬多畝原始森林。春夏之交,奇花異草爭奇斗艷、野果飄香;到了冬季,銀裝素裹,懸巖冰柱,云纏山腰,勝似仙境。
最奇的是半山腰 的三座小山峰,一如螃蟹,一象青蛙,一似蝸牛,而且都頭朝峰頂,栩栩如生。傳說他們常住在天井邊,得到玉帝的寵愛,神仙和玉帝離開時忘了帶走他們,他們在原地一步也不肯離開,總希望玉帝有一天會回來,天長日久,自己就變成了石峰。
四川旅游全攻略已經悄然走上各位驢友的行程,很多人在考慮,四川夏季旅游都去哪些景點玩比較合適,既能夠欣賞到美麗的景色,又能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暢談理想和人生。
在這里提供一些四川旅游全攻略,供你參考。四川的達州萬源,擁有許多著名景點,有八臺山風景名勝區、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煙霞山風景區、魚泉山風景區、龍潭河風景區、大竹河、東林山森林公園、萬源戰史陳列館等。
八臺山風景區地處八臺鄉的東部,因地貌成層狀梯級遞降,有八層之多,故名八臺山。主峰2348m,為川東第二高峰。
八臺山為大巴山石灰巖山地的一部分。區內景物多彩多樣,融山景、峰景、崖景、生景、氣景為一體,是達州市自然風景最吸引人的景區之一。
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萬源市中北部的花萼、廟坡、官渡、蒿壩4鄉交界處,景區面積40km。區內為石灰巖中山山地,海拔在2000m左右,主峰南海拔 2380.4m,是四川境內的第二高峰,山體高大挺拔,形似一支含苞欲放的芙蓉,與其周圍似花之萼片的5座山峰相映襯,故名花萼山。
煙霞山風景區位于萬源市曾家鄉,距市區58千米,距210國道8千米,面積3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50米;因常年煙霧繚繞,亦真亦幻,陽光照耀,霞光萬丈而得名。煙霞山景區自然風光優美,川東民居院落閑雅古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感悟宗教民俗文化、考古、鄉村觀光游的好去處。
也是中國電影集團為紀念全國優秀組工干部李林森同志拍攝電影《雨中的樹》的主要外景地。是萬源市旅游局對外開放的著名旅游景點之一。
魚泉山距萬源市城北15公里處。景區內峰巒疊翠,蔥籠秀美,溪山明凈,洞天奇幽。
集峽谷、奇峰、鷹群、飛瀑、魚泉、溶洞、神龍廟等八大景點為一體。這里盛行東敬龍廟、西看雄獅、南觀溶洞、北賞崖畫;春悅山花、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賞雪景的民俗風情。
從兩河口到魚泉,由南向北,自西向東,素稱“十里畫廊”,享譽山外,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至,寄情山水,樂在其中,流連忘返。龍潭河省級風景名勝區,大巴山之一漂,國家AAA級旅游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川陜渝三省交界處,幅員面積45.6平方公里,景區內主要以漂流、探險、休閑作為旅游項目。
龍潭河系渠江水系中河之源頭,發源于重慶市城口縣白芷山,而主要發源地位于龍潭河景區兩扇門的巨巖之下,既為一大一小,一渾一濁,一冷一熱,陰陽泉,又名冷熱河。龍潭河流域近30公里,有十峰八潭,其水清澈純凈,蜿蜒流淌;兩岸楊柳、斑竹河翩翩搖曳,奇山異峰,鳥語花香,水遠山長,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
大竹河,位于萬源市北部,距市區50公里,面積49.6平方公里,大竹河系漢江最主要的一級支流,發源于重慶市城口縣境內大燕山下的“三棵樹”,流經重慶、四川、陜西三省市,象一頭不馴的吼獅,背向長江,一路洶涌澎湃,納溪接流,穿峽谷、過險灘,以頑強的生命力自東向西、北倒流八百里,直到漢水方突然掉頭東去,成為秦川大地上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東林山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西南河口鎮境內,始建于1958年,總面積0.13萬公頃(2萬余畝)。
距210國道30千米,平均海拔 1000米左右。區內峰巒疊嶂,群峰起伏,古樹參天,主要林區為原始森林,主要樹種有:杉樹、馬尾松、華山松、日本落葉松等十余種。
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生態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林區公路自成網落,是生態旅游的更佳去處。萬源戰史陳列館,位于萬源市馱山公園,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上規模更大、戰斗最艱苦、戰績最輝煌的一次重大戰役的專題性紀念館。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7-21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