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整個旅游大景區由普者黑核心景區六郎洞景區、猴爬巖景區3個旅游片區及周邊沖頭、溫瀏2個片區及革雷、歹馬兩條瀑布組成組成。其中,普者黑核心景區又由“仙人洞湖——普者黑湖——荷葉湖核心片區”、擺龍湖片區、落水洞湖片區(新溝農場)、大尖山片區、布宜松林湖片區5個景區構成。
【舍得草場】
天山相連的舍得高原草場!舍得景區被譽為“小香格里拉”,是彝語,舍:箐;得:洼,含義是洼塘箐。舍得景區主要以草場、高原風光、名優特產、濃郁的民族風情及革命根據地五絕而著稱。
【擺龍湖】
位于曰者鎮擺落村擺落大山,距普者黑景區15公里,島上植被繁茂,花草幽香,全部為云南松和杜鵑。水質清澈明潔。湖岸線蜿蜒曲折,群山環抱,環境優美,被游客稱為“云南的千島湖”,水中兩座大島形似雙龍擺尾,故稱“擺龍湖”。秋冬季成千上萬支野鴨、白鷺絲成雙成對,湖中魚群時隱時現,為水上娛樂、休閑度假勝地。
【猴爬巖】
位于縣城東北56公里的猴爬巖一革奪一帶。景區面積4.39平方公里,由峽谷、動植物、瀑布、暗河、溶洞構成。猴爬巖峽谷,十分險峻,谷底有多級瀑布和險灘,岸邊原始森林掩映,暗河、大泉、溶洞常現。在猴爬巖峽谷底部,有一植被群落,主要樹種有榕樹、毛麻楝、麻芋葉(俗名)等。區內,古木參天、蒼藤掩蔽、枯樹倒掛、苔蘚遍地,保持著原始群落狀。林中有猴、蛇、蟒、巖羊、野豬、狐貍等珍奇動物。猴子常絕壁嬉戲,少者數十只,多數白余只,故名猴爬巖。因原始森林沿峽谷展布,似廊遣,故取名“十八里綠色長廊”。景區具有險于峽、趣于猴、魂于綠、游于幽的特點,是景區觀光、探險之佳地。
【革雷瀑布】
革雷瀑布和歹馬瀑布,位于縣城東53公里的革雷河和禹王河,主要由瀑布、古榕樹、鐵索橋、壯族風雨橋及壯家風情構成。同時,還有舍得6萬畝云南省更大的人工草場和高原風光等。
普者黑風景區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距省會昆明 280公里,距丘北縣城12公里。 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 *** 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 年被評為省級旅游區。2002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級旅游區、2006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旅游區,現正申報國家AAAAA級旅游區。
普者黑,是彝族語言的發音,譯為漢語是“盛滿魚蝦的湖泊”,所以有人戲說,來到咱們普者黑要注意安全,若不小心, *** 坐進水中,在 *** 下邊就能壓到三條魚,而在每條魚的下邊還能拾到三只蝦。從地名上我準就可以想象啦,清澈的湖水,水面上彝家姑娘撐船穿梭于荷花之間,水中魚蝦肥美,游人既可享受迷人的自然風光,又可大飽口福。
1. 普者黑村。
2. 仙人洞。
3. 擺龍湖。
4. 觀音洞。
5. 月亮洞。
1. 仙人洞:位于仙人洞村,洞長918米,其中洞長244米,一般高3-5米,洞內景觀密集,石鐘乳、石柱、鵝管、石幔、邊石盆等琳瑯滿目,千恣百態,洞頂鵝管最長可達30余厘米,晶瑩潔白,洞尾部為水洞,長150米,水深0.5-2米,可乘船行進,出洞后與仙人洞湖相連。
2. 月亮洞:位于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洞體呈北西東向展布,主洞長483米,其中水路(可行小船)長184米,洞體高一般為2.5——3米,寬8——10米,最寬處16米。洞底平坦,次生碳酸鈣沉積以鐘乳石、石幔石柱類為主。0——219米段景觀分布密度大,以30米、120米、200米處景點為更佳。
3. 觀音洞:觀音洞原名白牛角石洞,位于普者黑青龍山南部山腳洞口。觀音洞內洞中有廳,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中大廳面積為600平方米,大廳四周分別為九個不同長度的溶洞,總長約500余米,寬3-5米,高4-7米,與月亮洞、火把洞相連。洞內外現雕有2000余件形態各異的觀音雕像,被稱為“東南亞更大的觀音洞”,是展示觀音文化的更佳場所。
【仙人洞湖-普者黑湖-荷葉湖核心片區】包括雄獅伏波、峰叢水路等景點,是整個旅游區的主旅游區,具有喀斯特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三群景觀”,以相連的喀斯特動態湖為其主要特征。
以湖群、峰叢群、溶洞群、民族風情、荷花、田園風光、水上娛樂為其主要特色。【水上泛舟】【仙人洞湖】位于仙人洞村西北,湖面呈北西南東向不規則展布,北端與普者黑湖相接,南端湖水流出匯入清水江。
南北長約2KM,面積0.7KM。湖岸線曲折迂回,湖岸孤峰林立,蕩舟湖面,視域內高于10米的峰達54座,著名景點有“雄獅伏波”、“仙女臥波”、“獅子山”等。
湖水明浩如玉,平均水深約3米,能見度達3-5米。波光之下,串串水草隨波蕩漾,群群魚蝦若隱若現,水面荷花繁茂(約占0.1KM),游人至此,抬眼一覽湖面綠,低眉細看水中天,如在畫廊之中。
【普者黑湖】位于雙龍營鄉普者黑村西,南接仙人洞湖,北連落水洞湖,長約2.5Km,平均寬300m左右,面積近1.28Km2,平均水深約3m,兩岸視線范圍內孤峰達51座,大龍山座落在湖的中部,其上有8個洞口,有的洞口與湖面相連,構成景區的明暗水路的黃金游線。北部湖面見三座俊秀的島狀孤峰,其中的火神山(珍珠島)上綠樹青枝,落影水下,為峰之轎子。
整個湖面及四周視線開闊,孤峰錯落分布,山光水色,美不勝收,湖內盛產鯉魚、草魚和鯽魚,故得名“普者黑”(彝語:即魚蝦塘的意思)。【蒲塘秀色】位于仙人洞村西南蒲草塘,湖體為北東走向,北端有河流與仙人洞湖相連,四周峰林、孤峰倒影如畫,夏季,荷花滿塘,景色十分秀麗。
四周地勢平坦,現為普者黑景區入口處,湖南建有景區大門,湖北建有度假村、停車場。【溶洞探險】【仙人洞】位于仙人洞村,洞長918米,其中洞長244米,一般高3-5米,洞內景觀密集,石鐘乳、石柱、鵝管、石幔、邊石盆等琳瑯滿目,千恣百態,洞頂鵝管最長可達30余厘米,晶瑩潔白,洞尾部為水洞,長150米,水深0.5-2米,可乘船行進,出洞后與仙人洞湖相連。
仙人洞是普者黑景區開發接待游客的三個洞之一。【月亮洞】位于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洞體呈北西東向展布,主洞長483米,其中水路(可行小船)長184米,洞體高一般為2.5——3米,寬8——10米,最寬處16米。
洞底平坦,次生碳酸鈣沉積以鐘乳石、石幔石柱類為主。0——219米段景觀分布密度大,以30米、120米、200米處景點為更佳。
200米處形成了一直徑約10米的近圓形大廳,沿構成洞頂的一組巖層面沉淀形成了一圓形蓋板,似十五的月亮掛在上方,“月亮洞”就此得名;219——483米段洞底長年積水,水深3——5米,水面與普者黑湖面一樣高,水力聯系好,洞體寬度比較大,可隨處匯船。該洞已開發,洞內沒有游船,尚有兩個積水洞和一個旱洞未探通。
【觀音洞】觀音洞原名白牛角石洞,位于普者黑青龍山南部山腳洞口。觀音洞內洞中有廳,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中大廳面積為600平方米,大廳四周分別為九個不同長度的溶洞,總長約500余米,寬3-5米,高4-7米,與月亮洞、火把洞相連。
洞內外現雕有2000余件形態各異的觀音雕像,被稱為“東南亞更大的觀音洞”,是展示觀音文化的更佳場所。【火把石洞】位于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全長992.2米,寬4——12米,高2——10米。
洞中有岔洞與月亮洞相通。洞中有大大小小的廳堂,更大者面積約600m2;洞中有斷斷續續的數個清潭,更大者面積70m2,水深在0.5m——10m左右。
水面與普者黑湖面一致,洞內石筍如林,鐘乳石琳瑯滿目,顏色有白、黃等。洞內已作部分開發,命名有“人間天堂”、“天池”、“八百羅漢拜觀音”等30余個景點。
【愜意賞荷】在普者黑21公里的水面上,生長著萬畝野生荷花,花色潔白如玉、藕淀粉含量高,維生素含量多,蓮子養生補體,屬國內外的珍稀品種。每年七、八、九月份正是荷葉繁茂蓮花盛開的季節,滿湖粉紅色、潔白色的蓮花把整個湖區裝點得格外美麗,清純又多情。
豐富大自然的風景,點綴大自然的和諧。據中國荷花協會專家實地考察后稱:普者黑荷花為荷中珍品,世間罕見。
再者,荷花是“活化石”,已有一億零四千五百年的歷史,難怪一位美國人暢游普者黑后,稱其是“活的流動的博物館”。潔白如玉、粉紅宜人的普者黑荷花搖曳于清波之上,似姍姍而來的愛神,恍若別有使命的荷花仙子降臨人間。
她不受高低溫氣候影響,耐水深,6米之水也能生長。花朵不會全朵凋謝,而是單瓣脫落,即使掉到最后一瓣,顏色均鮮艷奪目。
普者黑的荷花共有普者黑紅蓮、普者黑白蓮、普者黑小酒錦、普者黑大灑錦四種,其中以小灑錦最為珍貴。【登島攀峰】【珍珠島】普者黑湖中。
又名火沖山,為普者黑湖中一島狀孤峰。海拔1478.8米,峰頂高出水面約30米。
濃密的雜木、灌木覆蓋,四季長清,其東側及東南側不到200米的水面上,還各有一座類似的“孤島”,高度略低,好似火神山的左右衛士。放眼平視,幽幽碧水之中,峰影回光。
登高俯視,宛如粒粒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故又將其稱為“珍珠島”。
【月亮島】位于普者黑村大龍山北側普者黑湖中,與大龍山隔水相望,為一。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7-18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