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山水 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 冠豸山因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
冠豸山平地兀立于連城城東,"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
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巖、洞、泉、寺于一身,雄幽奇秀,素有"陽剛天下之一,陰柔舉世無雙"的美稱。冠豸山風景名勝區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大景區組成。
目前,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三大景區已對游人開放。 1、冠豸山 冠豸山,位于城東郊,宋稱"東田石"。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代縣尹馬周卿率千人上山,開辟蒼玉峽、云棧、丹梯、冠豸、桃源等13景,并以篆體或隸書刻石標名。馬周卿潛心山景,觀那層巒疊嶂,萬石紛披氣勢,望之似萬朵瓣瓣舒展鮮麗的荷花,隨風搖曳在青標翠蓋之間,遂將其改名"蓮峰山"。
前山的滴珠巖高壁直立,端莊嚴整,形似"獬豸冠",馬周卿題刻"冠豸"為相之標名。至明代,精通古文辭、尤工楷法草書、喜好游歷名山大川、吟詠佳景的邑人庠生黃公甫,在此題刻字徑數尺、矢勁鐵強的"冠豸"二字。
傳古有靈獸名豸,似羊而獨角,又稱"神羊",亦叫"獬豸",能辨曲直。遇惡人則以角觸之,法官可據此判斷是非。
春秋時楚文王曾獲此獸,依其形制成王冠,稱"獬豸冠"。秦滅楚,以此冠賜給御史大夫。
后經漢、唐至宋、明,獬豸冠一直是御史之類監察官及司法官的專用制帽,所以又稱"法冠"。清代御史雖不戴此冠,但其官服的前后仍繡有獬豸的圖案,表明作為執法監察官的性質。
由于豸冠的含義正好符合歷代連城人民祈盼執法無私、公正廉明盛世到來的愿望,登山賞景便稱"上冠豸",于是蓮峰山漸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 正面游山,輕車可直達山腳,拾級而上,景點相隨,遠近輝映,各具特色,令游人目不暇接。
2、石門湖 石門湖位于冠豸山東南,并與冠豸山景區緊相毗鄰,舊稱"石門巖",為連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門宿云"所在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連城城郊嚴重缺水,明知石門巖清水常流但無法引用。
民間曾經流傳著一首民謠:"石門巖,拱橋背,大小蚊龍有一對,要是有人鎖得住,世代不用吃糠菜。"大、小蚊龍山是石門巖的主體山,鎖住蚊龍為的是治水,周邊群眾深受干旱之苦。
解決農田灌溉和群眾生活用水成為強烈的呼聲。1970年9月3日,連城縣成立石門巖水庫工程指揮部,9月15日正式動工,于1975年5月完成施工任務。
石門巖水庫上游流域面積4.4平方公里,主河道長3公里。正常儲水位高程72.2米,水面面積23. 29公頃,工程總指揮為當時縣委之一書記李振經。
大壩鎖蚊龍,石門蓄翠珠。石門巖終于變成一個山水相連、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
水隨山婉蜒,港叉交錯;山依水臨淵,深谷縱橫;碧水青山相映,兼霞岸柳扶疏;游魚起舞,白萍紅首相邀;水中孤渚,勝似蓬萊,真有"水似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那種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蕩舟其間,聽兩岸鶯聲百轉,看一群野鴨閑游,撫水底青山,追云邊曉日,悠哉游哉,其間況味,實在難以形諸筆墨。
有時谷口葦叢如屏,似已終局,然而漫操小艇,輕撥"圍屏",卻又豁然得一新境界。游人巧借詩文贊嘆:"山重水復疑無路,輕撥綠屏另有天。
" 3、竹安寨 竹安寨距縣城東北5公里,離冠豸山僅1.5公里。這里峰巒挺立、谷深泉幽,當地百姓稱"揭屋寨",又叫"馬頭山"。
也稱"竹安寨",寓竹報平安之義。 據史料記載,清咸豐七年(1957)七月太平軍石達開部隊攻陷連城,咸豐八年(1858)九月二十九日,石部攻占冠豸山。
僅咸豐之年,太平軍三次進出連城,竹安寨成了富豪鄉紳們的避亂之所。寨成30年后的1933年,工農紅軍揮戈閩西,進駐連城。
紅軍帶領鄉民攻下竹安寨,把糧食、家具分給窮人。竹安寨內依山勢構筑的廳堂、居室、廚房、倉廩等39間房屋,因此毀于戰事,現仍留存遺跡。
竹安寨位居主景區冠豸山的東北部,高度660米,方圓4.2平方公里,亂菁塞途,鉤刺牽衣,外圍保持著濃重的野趣。接近核心地段,松篁漸密,山勢漸陡,苔蘚、蕨類、地衣等分布于巖隙石根、澗頭谷底,與峰巒相映襯。
竹安寨呈現的另一面是準軍事防御型人文景觀。開發者初衷就是在太平年間,依托這石上流泉,滿山青松翠竹,矮屋茅廬,清幽勝境,溫經讀史,開拓胸襟,自娛自樂;一旦遇上亂世,則可憑這山崖的險阻,寨垣的堅固,安頓婦孺老幼。
于是,雇請多名青壯漢子長年累月懸縋炸石,附巖開路,如同紋身一般在這陡峭的山壁間鐫上條條柔美的坎道曲線。 竹安寨的自然景點,一險、二奇、三壯觀,被稱為景觀"三絕",世間罕見。
二、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 被中外專家稱為"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翡翠"的梅花山,是享譽全球的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和"地質博物館",總面積22168公頃,大部分在連城境內。閩江、九龍江、汀江皆發源于此,故又有"八閩母親山"之稱。
這里原始森林茂密,名貴樹種藥材比比皆是,華南虎和罕見的金斑喙鳳蝶等珍禽異獸在此繁衍棲息。梅花山兼有黃山之秀、華山之險、漓江之美、西雙版納之樸,是理想的科研教學基地和。
1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AAAA
景點地址:
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甘肅永登縣連城林區腹地,距省城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均為160公里,屬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面積5848.4公頃,海拔1998--3165米。
2 蘭州中川牡丹園
景點地址:
中川鎮中川機場南大門臨近蘭州新區
中川牡丹園,始建于1997年,地處蘭州中川機場附近,占地面積約2000畝,以甘肅特有紫斑牡丹的培育和研發為主,集觀賞、生產、科研為一體。 該生態旅游博覽園有牡丹品種500多個。
3 蘭州興隆山AAAA
景點地址: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境內西南五公里處
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
4 蘭州五泉山公園AAAA
景點地址:
中國甘肅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
五泉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城區南部,皋蘭山北麓山腳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聞名遐邇的隴上名勝。
5 蘭州石佛溝
景點地址: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550號
石佛溝風景區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七里河區蘭阿公路16公里處的峴口子山中,因有漢白玉石佛雕像而得名。這里原為佛教勝地,現為自然性城郊公園。
6 蘭州白塔山公園AA
景點地址:
中國甘肅省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
白塔山公園位于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
連城縣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緯25°13"-25°26",東經116°32"-117°10"。
面積2571.4平方千米。轄6鎮、12鄉。
人口32.81萬。通行閩西方言長汀話。
連城是南方林區重點縣,省苧麻、柑橘生產基地之一。農副產品有稻米、甘薯、麥,大豆、花生、芝麻、油茶籽,茶葉、烤煙、席草,香菇、紅菇、木耳、筍干(閩筍)、米粉、慈菇,大頭菜、荸薺粉,水蜜桃、西瓜,特產連城紅心地瓜干、牛肉脯,家禽良種連城白鴨、白鵝、三黃雞(即河源雞、河田雞)。
工業有冶金、電力、煤炭、化工、機械、建材、森工、造紙、紡織、食品、陶瓷、竹藤工藝品、印刷等門類。傳統名產姑田宣紙、文坊原絲醬油。
主要城鎮——蓮峰:縣人民 *** 駐地。姑田:明清以來我國重點產紙地之一,素稱“金姑田”。
廟前:廟前錳礦為全國八大錳礦之一,伴有鉛鋅富集礦床。朋口:205、319 國道交匯處,1933年彭德懷率東方軍攻克此地。
四堡: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鄉),明清時中國古籍雕版印刷四大基地之一。新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新泉縣駐地。
城東郊冠豸山(蓮峰山)奇、險、幽、秀兼具,譽稱“閩西之一勝境”、“三江上游之一觀”、“武夷姐妹山”。景區內的石門湖,碧水青山相映,蒹葭岸柳扶疏。
南部與上杭、龍巖交界處梅花十八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深山老林、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名勝古跡還有清幽古雅的姑田西山 *** 書院,飛瀑壯觀的郭坑三潭龍井,賴源石燕、仙云、幽琴三洞,北團古琳山,羅坊云龍橋,莒溪壁洲永隆橋、文昌閣,隔川窯前山宋窯址,四堡霧閣梅園四樓,新泉馬背中華山性海寺,曲溪潼關寺,蓮峰童子巖,南宋名臣文天祥悲愴揮淚的“垂珠嶺”。
新泉有1929年 *** 、朱德、陳毅舊居望云草室和工農婦女夜校舊址。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7-12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