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外地人,首先我和此情可待一同歡迎你的到來;如果你是本地人我也感謝你讓我認識到家鄉還有這么多游玩或者文化遺址,謝謝。
聊城:水城明珠大劇場、夢幻樂園、堂邑文廟、姜堤樂園、鳳凰苑農業高科技園、湖西公園、古槐、鐵塔、傅氏祠堂、孔繁森紀念館、光岳樓
臨清: 宛園、季羨林資料館、張自忠紀念館、大寧寺、龍山、鳳凰嶺、古堤園林、舍利寶塔、 *** 寺、 *** 寺
冠縣:馬家河頰河度假村
陽谷:海會寺、古阿井、迷魂陣和孫臏閣、祝家莊、龍山文化成遺址、武松廟、臥虎石虎嘯亭、古阿邑與東阿古城
東阿:曹植墓、七步路、羊茂石、摩崖刻字、魚姑廟、阿膠博物館、聞梵處、阿膠城、龍城文化遺址
高唐:時風工業園、岳堂水月庵石塔、齊盼子墓、華歆墓、涸河漢墓群、王懋德墓、清平新村、清平森林公園、清平文廟
以上景點都可以當日返回
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西南市區,東、北、西分別以聊城市區主干道柳園路、東昌路、湖西路為界,南至南外環路,總面積20.6平方公里。
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風景區而過。東昌湖風景名勝區以建于北宋時期的聊城古城為中心,以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環繞于古城區四周的東昌湖為依托,集中體現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營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是山東西部和冀、魯、豫接壤地區最為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東昌湖始建于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護城河的基礎上經歷代開挖而成,現有水域4.2平方公里,為中國江北地區罕見的大型城內湖泊。東昌湖引黃河水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無任何工業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連忘返。
東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歷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風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古城區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
古城區民居,至今保留著白墻、灰瓦、城屋頂的傳統建筑風格。古老的京杭運河兩岸,街巷布列,各種店鋪民居,隨坡就勢,依河而建。
條石鋪砌的大小碼頭,株株蒼勁的古槐,以及宋代隆興寺鐵塔,國家重點文物、清代建筑山陜會館,仍會使人們體味到昔日運河漕運鼎盛時期古聊城的繁榮和輝煌。通過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形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內容——湖濱風景區、古城文化區和運河風情區。
東昌湖風景名勝區文化的內涵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聊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漸、任克溥、書畫名家鄧鐘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學者和社會活動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張海迪和九十年代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此外,《水滸》、《聊齋》、《金瓶梅》、《老殘游記》等中國古代名著,對古聊城和東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歷史滄桑,層出不窮的杰出人物,造就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豐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蘊。
迷人的自然風光,眾多的文化景點,也匯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豐富旅游資源。風景區內,錯落散布著中國現存古代更高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樓,中國佛教文化的瑰寶宋代鐵塔,集商業與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陜會館,中國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等名勝古跡,以及傅斯年紀念館、民族英雄范筑先紀念館、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文化景點;東昌湖區,近年又興建了中國釣魚協會聊城垂釣基地、東昌湖游樂園、江北水上竹寨、沙灘浴場、游船碼頭、湖心島、荷香島、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覽景點和設施,沿湖30余華里的綠化帶也初具雛形,湖西公園、西關二十一孔游覽石橋、北關游覽石橋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也正在積極實施 曹植墓 魚山,又名吾山,距東阿縣城19公里,海拔82.1米,因葬曹植而揚名。
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魚山西麓,依山營穴,封土為冢,占地1200余畝,東南兩側有黃河和小清河縈繞,合為襟帶,隔河群山連綿,攢峰聳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風,北面金堤綿亙,似黃龍靜臥,沃野萬頃,一抹平川,近看山下房屋鱗次櫛比,遠看村落星羅棋布,猶如一幅水墨丹青,使人游目寓足,曠然大觀。曹植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文學家,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辭采華茂,骨氣奇高,在后世有較大影響,同時期的墓葬在我國發現較少,因此曹植墓對于文學史、考古學等方面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
山上有許多龍山時期的灰陶片,以及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遺物,并且有“重云洞”、“綠葫居”、“四眺亭”、“夕照軒”、“倒影閣”、“羊茂臺”、“仙人腳印”等八大景觀。1981年上級撥專款修建了墓基圍墻,翻修隋碑樓,1986年又對該墓坍塌部分進行重點修復,還其歷史本來面目,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 *** 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擴大曹植墓的知名度,東阿縣委、縣 *** 對魚山曹植墓做出了景區規劃,擬劃分為六個區,即墓前神道區、山上區、“子建祠”區、紀念館區、荷塘區、生活區,把魚山曹植墓建設成為吃、住、購、娛為一體的旅游場所。曹植墓交通便利,道路通暢,當地汽車站有直達班車。
光岳樓 光岳樓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征,她與岳陽樓、黃鶴樓并稱中國三大名樓。光岳樓位于聊城古城中心,外觀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由墩石和主樓兩部分組成。
墩臺為磚石砌成的正四棱臺,高9米,四層主樓筑于墩臺之上,高24米。光岳樓通高和四邊長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國古代九為陽數之極,寓意其不可超越。
明洪武二年,東昌衛守指揮事陳鏞為了與元朝殘余部隊作戰,將宋熙寧三年所建土城改建為磚城,并于洪武七年利用修城條木修建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條木樓”,后又因地而名“東昌樓”。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窺敵望遠,報時報警”,隨著明王朝統治。
聊城 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聊城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游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光岳樓、山陜會館、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5處。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宋代鐵塔、鰲頭磯等14處。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市委、市 *** 確立了建設卓越秀美“江北水城”的戰略定位,建設了一批靚點工程,水城特色日益鮮明。2002年旅游業年內接待國(境)外客人6532人次,國內客人521.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8.20億元,其中外匯收入296萬美元。
全市主要旅游景點有東昌湖、光岳樓、山陜會館、宋代鐵塔、古運河、姜堤樂園、鳳凰苑科技觀光園、夢幻樂園、昌東公園、馬頰河休閑度假村、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景陽岡、海源閣、舍利寶塔、鰲頭磯、獅子樓、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范筑先將軍紀念館、傅斯年紀念館、季羨林先生資料館、武訓祠。全市人均居住面積27.3平方米,在崗職工總數32.98萬人,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9001元。
全年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7%。聊城社會治安穩定。
烏棗 陽谷、茌平等縣的傳統土特產,亦稱熏棗、焦棗。系選用熟鮮紅棗,經水煮、窯熏、陰涼等工藝精制而成。
僅窯熏1道工序,就要反復3次,歷時6天,經“三次窯子六遍水”方可。烏棗制成后,色澤烏紫明亮,花紋細密,帶有特殊的香甜味。
舊縣志記載:“邑為產棗之區。用鮮棗加火熏制,手術特精,遠銷南省,歲以數萬袋計,獲利甚巨。”
產品不僅供應當地,而且暢銷港澳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 也稱蚰子葫蘆。
獨特的傳統工藝品,興盛于清末民初。當時,聊城蓄養蚰子的風氣甚盛,蚰子葫蘆的銷量很大。
種植、 *** 、銷售葫蘆的村莊大都集中在聊城城關、閆寺鎮、梁水鎮3地。雕刻的葫蘆圖案精美,刀法流暢,雖價格昂貴,卻供不應求。
1978年以來,藝人們在繼承傳統工藝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把葫蘆切割組合成各種造型,改平刻為透刻,使圖案立體化,創造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新產品,使之成為饋贈佳品。 聊城毛筆 聊城毛筆: 聊城毛筆 *** 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中葉境內有制筆工人1000余。
清代之一個狀元傅以漸進京會試,即選用聊城上等毛筆。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筆撰文賦詩,并為光岳樓題寫“神光鐘暎”匾額,足見聊城毛筆在當時已享有盛名。
聊城所產毛筆有200余種,大小不一。按規格區分有毫長更大的“抓筆”,可寫3尺大字;也有可寫豆粒狀小字的蠅頭小楷筆。
按 *** 原料不同可分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羊”等等。聊城毛筆,除少數純羊毫楷筆外,基本上都是沿用三國時期“韋誕法” *** ,經過72道工序,方為成品。
其特點是外型美觀、剛柔相濟、吸墨性強、經久耐用,具有精品毛筆所特有的“尖、齊、圓、健”4德,是書畫之佳品。1955年曾被評為全省同類產品之一名。
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曾5次經青島、上海、廣州等口岸銷往香港、日本等地。著名書法家舒同、楊萱庭都曾用聊城毛筆寫了不少佳作。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稱豆腐腦。 *** 精細,配料獨特,別具風味。
其特點是: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老豆腐用精選的上等黃豆 *** 。
將黃豆去皮碾碎,放入經陽光照曬的儲存水(凈化的黃河水更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黃豆漲足后,用石磨磨成漿。經煞沫、過包(濾渣)后,入鍋熬成豆汁,退溫后裝入桶或缸內,點入石膏,封口20分鐘即成豆腐,加入鹵和油等配料即可食用。
愛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紅辣椒。 老王寨驢肉 老王寨驢肉: 高唐傳統名吃。
高唐驢肉遠近聞名,高唐尹集鄉老王寨驢肉更佳,其驢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
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 *** 獨特,藥料齊全,工藝精湛。
其產品呈醬紫色,清香鮮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壓、滋補益身之作用。驢鞭稱作“金錢肉”, 更具補腎壯陽之功效。
當地人招待客人時有“無驢肉不成宴”之說。 武大郎燒餅 武大郎燒餅: 魯西名吃。
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間。始稱“炊餅”,后改稱“武大郎燒餅”。
因在《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揚四海。武大郎燒餅金黃酥香,造型美觀,誘人食欲。
多年來,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創新與改進,使之成為做工精細,香脆可口,便于攜帶,饋贈親友之佳品。 托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
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制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托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
尤其是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顧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黃豆,經脫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濾出豆漿,倒入鍋中燒開,加鹵水精心點制而成。
其特點是 *** 、細膩、香甜,營養豐富,。
距離聊城市二百公里以內風景旅游景點:
東昌湖風景區
100%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1
東昌湖,環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初現于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逐代開闊,水域4.2平方公里,引黃河水為源,常年不涸。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城河湖一體,托出江北獨特的水城風貌。
2、
姜堤樂園
30%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2
姜堤樂園位于聊城市南郊,地理位置優越。園區綠化覆蓋率達90%,被譽為“天然大氧吧”。內有中國更大的櫻花園、國內唯一的貓園、高科技含量的怪屋、驚險 *** 的趣橋世界、簡陋古樸的民俗娛樂園、幾百種珍荷競香的荷香園等20多個景區,百余項娛樂設施.
3、
光岳樓
50%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3
其主體結構建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更大的一座。它在形式上承襲了宋元樓閣遺制,在結構上繼承了唐宋傳統。光岳樓由樓基和主樓兩部分組成,總高33米。
4、
景陽岡
16%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4
其址在陽谷城東18公里處,是水滸英雄武松打虎故地,也是龍山文化城遺址,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級景區,水滸旅游線上重要景點。 據陽谷縣志記,當年這里岡阜起伏, 草密林茂,人煙稀少,野獸出沒。
5、
聊城古城
50%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5
聊城地處魯西平原,古運河畔,是座歷史悠久的重鎮,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狀若鳳凰,故素有“鳳凰城”之稱。它位于山東西部,古運河畔,明清時期為東昌府,現為聊城市委,市府所在地,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6、
傅斯年陳列館
30%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6
1993年聊城市 *** 決定成立“傅斯年陳列館”,1994年程思遠副委員長專門為傅斯年陳列館寄來了題詞:“傅公高風亮節,足為后世楷模”。季羨林先生為傅斯年陳列館題寫了匾額。
7、
江北水城
50%去過聊城的驢友來過這里
聊城景點排名第7
聊城江北水城風景名勝區地處山東省西部的聊城市,意為“中國北方的威尼斯”,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水”。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7-04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