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流經南昌市。是中國之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于青海湖。
鄱陽湖跨南昌、鄱陽、九江等市縣,匯集贛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鄱陽湖景色十分優美,擁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更高貴的鳥、最多姿的水、最詩意的草。
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是長江干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在中國長江流域中發揮著巨大的調蓄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特殊生態功能,是我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對維系區域和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精品線路
線路一:烏金汊—綠笠峰—竹溪三島(內青)—小南?!楹O村—白沙洲—龍吼山。(內湖線路)
線路二:白沙洲—香油洲—漢池湖 (外湖線路)
線路三:鄱陽湖內湖—白沙洲—香油洲—漢池湖(內外聯線)
線路四:鄱陽縣城—南口湖
線路五:鄱陽湖公園—(陶侃衣冠冢、薦福寺碑)—土井巷(九劍射東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饒州府文廟—芝山公園(止水池、芝山寺、碧云軒)—沿河路(饒河古碼頭)—管驛前漁村(宴公廟)。
鄱陽湖是中國之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重要濕地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澤、彭澤湖、彭湖、揚瀾湖、宮亭湖等多種稱謂。
由于地理位置獨特,鄱陽湖的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候鳥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0月),大量的后候鳥飛往此處,直到翌年春(4月)才漸漸離去。 如今,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只,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更大的鳥類保護區。
尤其可喜的是在這里發現了當代世界上更大的白鶴群,2002年越冬種群總數達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鶴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鄱陽湖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無霜期長。一年四季都可以去,景區開放時間:9:00~18:00。
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灘、島嶼、泛濫地、池塘等濕地為主體景觀,濕地資源豐富、類型眾多而極具代表性的純自然生態的復合型濕地公園。是世界六大濕地之一,亞洲濕地面積更大、濕地物種最豐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4A級景區,中國科普教育基地。
濕地公園總面積為36285.0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為35116.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6.8%,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鄱陽縣境內,鄱陽湖的東岸、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處于度假勝利地廬山、中國瓷都景德鎮、道教圣地龍虎山、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中心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3′39″~116°44′38″,北緯28°56′52″~29°13′31″。2008年被國家批準為國家級濕地公園。2011年榮獲江西先進旅游景區、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區稱號。
早7:30分車往石鐘山景區,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出口長江南岸,屬湖口縣雙鐘鎮,位于鎮南的叫上石鐘山,位于鎮北的叫下石鐘山,相對高度只有50多米。
石鐘山歷史悠久,其得名由來,據北魏酈道元說,是微風鼓浪,水石相搏,其聲若鐘;唐李渤則在深潭上發現兩塊巨石相擊之聲,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鐘。后游龍宮洞景區龍宮洞景區內有龍宮洞、玉壺洞、玉仙洞、仙真巖(巖內尚有始建于公元 227 年的古廟——龍仙寺)、情人谷漂流和森林公園等名勝奇洞,是山、水、洞、佛相連成趣的著名觀光、度假、療養和避暑勝地后車往九江結束愉快行程。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流經南昌市。
是中國之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于青海湖。鄱陽湖跨南昌、鄱陽、九江等市縣,匯集贛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
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
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
鄱陽湖景色十分優美,擁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更高貴的鳥、最多姿的水、最詩意的草。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是長江干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在中國長江流域中發揮著巨大的調蓄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特殊生態功能,是我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對維系區域和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精品線路線路一:烏金汊—綠笠峰—竹溪三島(內青)—小南?!楹O村—白沙洲—龍吼山。(內湖線路)線路二:白沙洲—香油洲—漢池湖 (外湖線路)線路三:鄱陽湖內湖—白沙洲—香油洲—漢池湖(內外聯線)線路四:鄱陽縣城—南口湖線路五:鄱陽湖公園—(陶侃衣冠冢、薦福寺碑)—土井巷(九劍射東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饒州府文廟—芝山公園(止水池、芝山寺、碧云軒)—沿河路(饒河古碼頭)—管驛前漁村(宴公廟)。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6-12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