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要廣新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園
廣新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園始建于1999 年4 月,占地面積5000 多畝,離肇慶七星巖、鼎湖山18公
2.黎槎村
?黎槎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的玄機。
3.龍公祖廟
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龍公祖廟座落于鐘靈毓秀的金鐘山,廟中供奉的“護龍神石” 因曾護蔭過二人成為君王而聞名天下
4.肇慶西江
西江流經(jīng)肇慶全境,它的北岸為肇慶市區(qū),南岸為高要城區(qū),這段江面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可以乘船游覽。
5.神符巖與西流洚
神符巖神符巖是高要境內(nèi)很有特色的天然風景。據(jù)史料記載,高要名勝“首約鼎湖,次曰七星巖,又其次則神符巖之屬”。
6.高要名塔
高要有名塔,各塔都有其不同的意義和建筑風格。挺拔向上,具現(xiàn)代氣派的明珠塔和已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勢
7.爛柯山自然保護區(qū)
一、自然環(huán)境廣東爛柯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肇慶市和高要市東北郊,西江下游河畔,珠江三角洲西北角。
8.大鼎古廟
中洲旅游區(qū)位于中洲鎮(zhèn)境內(nèi)的水下村和白竹村,距縣城20公里,省道貫穿全區(qū)。
9.萬有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萬有國家森林公園是經(jīng)中央批準組建的以森林旅游為主體的國家級公園
10.烏榕旅游風景區(qū)
烏榕旅游風景區(qū)位于南岸鎮(zhèn)烏榕,那里群山連綿,林木蒼郁,環(huán)境幽雅,風景秀麗,是度假旅游業(yè)的開發(fā)瑰寶。
高要一日游的景點是肇慶西江。
西江的主要景點都包含在羚羊峽、大鼎峽和三榕峽中,亮點就要屬“硯渚清風”了。您可以乘船出行,在徐徐清風中,感受古城端州的魅力。您也可以騎著單車沿星湖綠道騎行,綠道如綢,蜿蜒湖濱,詩意般蔓延。如果想要拍照,有幾個地方,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觀賞地。比如西江大橋,是連接肇慶和高要市的樞紐,現(xiàn)只有一半在通車,這座橋設計的很現(xiàn)有意思,一半是雙軌橋,上行公路,下行火車,另一邊則是兩行公路橋,過橋時可以欣賞西江的寬闊之美。另一個就是崇禧塔了,登高望遠,可以將西江全景盡收眼底。
云浮,又被稱為石城,位于中國華南西江南岸、是連接廣東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樞紐,系著名旅游風景名城,全國有名的“石材王國”,素有“硫都”和“石都”之稱,有“沙糖桔之鄉(xiāng)”的稱譽。“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綠樹花香,山水相映”是云浮的特色。
旅游景點及文物古跡
國恩寺:云浮國恩寺位于新興龍山山麓,建筑物占地面積1.6萬多平方米,園林用地面積120多畝,古寺依山而筑,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國恩寺是六祖惠能的誕生和圓寂之所,故稱為“嶺南之一圣域”,日本高僧更稱其為“祖庭之祖庭”。
蟠龍洞:位于云浮市區(qū)城北的獅子山中,因其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 *** 正式批準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金水臺溫泉:位于開平、新興、鶴山、高明四市縣接壤的水臺鎮(zhèn)。金水臺溫泉水質(zhì)晶瑩清澈,有淡淡的“臭雞蛋”味,水溫高達70℃,水質(zhì)含有偏硅酸、氡、硫、鉀、鈣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礦物質(zhì)元素,有很好的保健療養(yǎng)價值。
羅定龍灣生態(tài)旅游區(qū):是集雄、奇、秀、雅、險、幽于一體的自然山水迷宮,一年四季景色多變,是人們領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風光的仙境勝地。
羅定龍龕巖:去看雕刻于唐朝699年的文字,嶺南一絕!雕刻猶如電腦 *** 。
連灘張公廟:是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古建筑。
西江小三峽地址:廣東省肇慶市
西江小三峽自駕車路線:
從廣州出發(fā),沿廣肇高速行駛,下高速走321國道肇慶方向,過四會的大鐵橋(過路費7元),延321國道行至鼎湖山牌坊前十字路口大轉(zhuǎn)盤處左轉(zhuǎn)(與鼎湖山牌坊相反方向),5分鐘后可到達西江大堤,右轉(zhuǎn)行走5分鐘可見到一顆大榕樹,哪里有一間標志建筑,叫大家樂漁港的大排檔。大排檔旁邊的后林渡口上船過西江(白天每人1元),到達對岸沿溪流的右邊盤山路上山,10多分鐘后可見到硯溪,這時路邊有一處通往溪流的小路,延小路下行穿過竹林可到達硯溪。全程約需2小時。
西江小三峽乘車路線:
游船線路:肇慶市天隆中碼頭上船―文明塔―巽峰塔―崇禧塔―元魁塔―肇慶大橋―龍馬寺遺址―曬衣坑―上下田村―入出山虎―望夫歸石―文殊村―歸猿洞―清風閣―老坑―馬口海戰(zhàn)場―古炮臺―硯洲島―孫中山登岸亭―鼎湖羅隱碼頭(全程約1.5小時)
肇慶西江三峽門票價格:
肇慶西江三峽門票38元預定價35元
1、取票方式:售票處
2、取票憑證:訂單提交成功后,會免費獲取訂單短信,作為取票憑證
3、門票說明:
①兒童票30元預定價25元
②學生票35元,預訂價30元
③現(xiàn)役軍官憑證30元/人
從廣州出發(fā),沿廣肇高速行駛,下高速走321國道肇慶方向,過四會的大鐵橋(過路費7元),延321國道行至鼎湖山牌坊前十字路口大轉(zhuǎn)盤處左轉(zhuǎn)(與鼎湖山牌坊相反方向),5分鐘后可到達西江大堤,右轉(zhuǎn)行走5分鐘可見到一顆大榕樹,哪里有一間標志建筑,叫大家樂漁港的大排檔。大排檔旁邊的后林渡口上船過西江(白天每人1元),到達對岸沿溪流的右邊盤山路上山,10多分鐘后可見到硯溪,這時路邊有一處通往溪流的小路,延小路下行穿過竹林可到達硯溪。全程約需2小時。
西江小三峽乘車路線:
游船線路:肇慶市天隆中碼頭上船―文明塔―巽峰塔―崇禧塔―元魁塔―肇慶大橋―龍馬寺遺址―曬衣坑―上下田村―入出山虎―望夫歸石―文殊村―歸猿洞―清風閣―老坑―馬口海戰(zhàn)場―古炮臺―硯洲島―孫中山登岸亭―鼎湖羅隱碼頭(全程約1.5小時)
駕車路線:全程約20.2公里 起點:肇慶市 1.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fā),行駛20米,左轉(zhuǎn)進入城中路 2.沿城中路行駛160米,進入正東路 3.沿正東路行駛220米,左轉(zhuǎn)進入天寧北路 4.沿天寧北路行駛980米,右前方轉(zhuǎn)彎進入端州四路 5.沿端州四路行駛1.0公里,左前方轉(zhuǎn)彎進入星湖大道 6.沿星湖大道行駛790米,朝星湖大道(6)/七星巖(東門)方向,直行進入星湖大道 7.沿星湖大道行駛130米,在第2個出口,直行進入星湖大道 8.沿星湖大道行駛6.8公里,直行進入廣成線 9.沿廣成線行駛1.3公里,直行進入鼎湖大道 10.沿鼎湖大道行駛2.5公里,直行進入星湖大道 11.沿星湖大道行駛3.6公里,右轉(zhuǎn)進入羅隱路 12.沿羅隱路行駛990米,右后方轉(zhuǎn)彎 13.行駛1.6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cè)) 終點:西江三峽旅游發(fā)展公。
1、肇慶市簡介 肇慶市管轄端州、鼎湖兩區(qū),高要、四會兩個縣級市,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個縣和大旺綜合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面積1.5萬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萬人。其中,肇慶市區(qū)常住人口38萬人。
肇慶市坐落在廣東省的中西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肇慶位于北緯22度45分 --- 24度24分,東經(jīng)111度20分 --- 112度52分之間;肇慶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粵西與珠江三角洲的交匯處,是粵港澳通往廣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
市區(qū)距廣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 距澳門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0海里,火車和快船四小時可直達香港。 肇慶市地處北回歸線南側(cè), 屬南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地區(qū),雨水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22.10℃, 因而冬不見雪, 夏不見酷. 肇慶物產(chǎn)資源豐富,到目前止,已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有50多種,主要有黃金、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黃金產(chǎn)量占全省的八成以上,河臺金礦年產(chǎn)黃金過萬兩,素有“北有煙臺、南有河臺”之稱。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嶺南文化的發(fā)祥地 ,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交匯處, 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 梅庵、悅城龍母祖廟、崇禧塔、宋城墻、閱江樓、麗譙樓、文明居等300多處塔、黃巖洞、泰新橋、高要學宮、德慶學宮、文塔、七星巖摩崖石刻群, 周其鑒故具有科學研究價值文物古跡。
據(jù)考證,肇慶還是粵語的發(fā)源地呢!星湖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最近,又被評為首批全國十大文明景區(qū)示范點之一。
七星巖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七座巖峰布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個景區(qū)山環(huán)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巖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構成一座奇麗的山水盆景,享有“嶺南之一奇觀”、“人間仙景”之美譽。
近年,七星巖風景區(qū)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巖峰上新裝飾各種霓虹燈, 再造了一個“夜星湖”。 鼎湖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首,被稱為 “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活的自然博物館”。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設立“人和生物圈”定位研究站;是一個集游覽、避暑、科研和宗教于一體的著名圣地。 此外, 封開縣的龍山、德慶縣的悅城龍母祖廟、四會的貞山和懷集的燕巖等風景名勝都久負盛名。
隨著由七星巖、鼎湖山、悅城龍母祖廟、龍山、貞山組成的旅游大環(huán)線的開通,使來肇慶中外游客絡繹不絕,每年都有約400萬人次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肇慶市盛產(chǎn)稻谷、優(yōu)質(zhì)水果、食用菌等出口創(chuàng)匯的“三高”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有松香、桂皮、桂油、樟腦等松脂深加工產(chǎn)品;有豐富竹、木深加工系列產(chǎn)品。
還有美食果蒸、蓮藕、劍花、肇實、紫背天葵等土特優(yōu)產(chǎn)品和傳統(tǒng)實用工藝品、全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 2、肇慶七星巖 七星巖又名星湖,因巖峰布列恰似北斗七星,因而得名,現(xiàn)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景點。
位于肇慶城北,由七座石灰?guī)r組成的山峰,由東向西依次名為閬鳳、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和阿坡。這些巍然屹立的石灰?guī)r峰,一面依山,三面環(huán)水,湖水面積達七千多畝,總長達二十多公里的柳堤,蜿蜒交錯環(huán)抱著七星巖,其中石室最富詩情畫意。
石室洞鐘乳懸垂,瑰麗多姿,洞內(nèi)有河,在燈光輝映下,可泛舟遨游,宛若神話世界。石室又是一座文化寶庫,一千多年來,歷史上的文人雅士在巖壁上刻下無數(shù)詩詞,僅摩巖石刻就有二百七十多種,盛贊山秀洞奇。
星湖的主要景點有: 水月宮地處七星巖中心區(qū)石室?guī)r南麓,始建于明萬歷三年(1574年)。水月宮占地六千平方米,建筑面積二千五百平方米,由大殿、東廂、西廂、后殿等組成。
石室?guī)r洞在七星巖中央的石室?guī)r下,內(nèi)分暖巖洞、龍巖洞、蓮花洞、碧霞洞四個洞穴。洞內(nèi)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如人似物,而且文物薈萃,上至唐朝,下至民國的詩詞歌賦,僅室?guī)r的就占整個七星巖摩崖石刻的64%,達341題之多。
玉皇殿位于玉屏巖東側(cè)山頂上。建于明代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
相傳,農(nóng)歷正月初八日為玉皇大帝的誕辰。是日,上殿祈禱者絡繹不絕,熱鬧非凡,為一年中最盛日。
龍宮洞位于玉屏巖西麓,這是一個面積為一千平方米的人工巖洞。該洞分南北二門,門柱上有雙龍盤踞,內(nèi)有大小藝術精品十二組,組合成一個迷人的龍宮探勝奇景。
3、小三峽 小三峽:羚羊峽,就是在肇慶市附近西江河段上的一個著名江峽,連同上游的三榕峽、大鼎峽,素有“小三峽”之稱。船行至江峽中游,兩岸山勢凹了進去,形成峽中“平湖”,水勢平緩了許多。
南岸半山坡上,有一塊大石刻著“山川秀美”四個大字。 羚羊峽全長十三里,兩岸山峰高達八百多米。
這里古跡頗多。峽口有龍華古寺和峽山古寺南北對峙,還有函碧園和桂園第二峰精舍等。
告別羚羊峽,逆水回舟駛往大鼎、三榕兩峽。行舟至肇慶市江面時,攀天四塔(南岸有文明塔、巽峰塔、北岸有崇禧塔、元魅塔)如群峰浮玉、明燭天際、歷歷在目。
浩淼的江面,煙波蕩漾著形塔影,十分好看。 西駛不遠,兩岸群山漸漸靠攏,江流急速,船行緩慢。
原來這一帶的山勢奇特,有五座山脈伸到江邊,好像五匹駿馬從山上奔騰下來又急轉(zhuǎn)回頭,形象逼真。這是大鼎峽出口處“五馬歸槽”的名。
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郡。早在南越國時期,駱越酋長安陽王曾北上建都于封溪(今封開境內(nèi))。趙佗擊敗安陽王之后,在封溪一帶建立蒼梧國,作為南越國的屬國。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今高要、肇慶市區(qū)、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東部等地設置高要縣,屬蒼梧郡。縣名得自境內(nèi)的高要峽,高要峽則因峽山高峻、峽水如腰而得名。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轄高要、端溪等九縣。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廢州置郡,端州改為信安郡。唐武德年間復為端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稱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復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l101年),徽宗趙佶因即位前為端王,端州為其"潛邸",故在端州置興慶軍節(jié)度;政和三年(ll13年)改端州為興慶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親賜御書"肇慶府",自此更名為肇慶。
肇慶歷來是西江流域的政治中心。西漢元鼎七年(公元前l(fā)10年),漢武帝在高要設鹽官,是全國36個鹽官之一。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晉武帝在高要置西江督護府,管理西江流域土著民族事務。南朝梁天監(jiān)六年(公元507年)梁武帝升高要為郡,并把廣州都督府設在高要,統(tǒng)轄嶺南13州。陳霸先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期間,在這里招收俚、僚子弟兵,積蓄力量,其后北伐侯景,并于公元557年建立了陳朝。陳時廣州都督府仍治高要。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兩廣總督府從廣西梧州移駐肇慶,直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遷往廣州,歷時182年。1646年,朱由榔以肇慶府署為行宮,即位稱帝,改稱永歷,在肇慶組織軍民抗清。清代在省與府之間設道,如分巡肇羅道、分巡肇陽羅道、分巡廣肇羅道等,道臺多設在肇慶。1912年以后,先后設肇羅軍政分府、肇陽羅鎮(zhèn)守使署、西北軍綏靖委員行署等于肇慶;1936年,設置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12個縣。
建國后,肇慶一直是高要縣、肇慶市人民 *** 和肇慶地區(qū)行政公署的駐地。1988年3月,肇慶改為省轄市,轄端州、鼎湖兩區(qū)和高要、廣寧、四會、新興、羅定、云浮、德慶、郁南、封開、懷集10縣。1995年,云浮、羅定、郁南、新興等四個縣級建制從肇慶市轄區(qū)劃出,另外成立云浮市。到目前為止,肇慶實轄端州、鼎湖兩區(qū),高要、四會兩市(縣級),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縣及肇慶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省級)。
一、自然環(huán)境
廣東爛柯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肇慶市和高要市東北郊,西江下游河畔,珠江三角洲西北角。地理坐標為112°34'58''~112°45'45''E,23°03'30''~23°09'17''N。爛柯山為一孤立的山地。更高峰爛柯山海拔904m。
保護區(qū)地處北回歸線南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21.9°C,年平均降雨量1656.6mm,土壤具南亞熱帶地帶性土壤特征,地帶性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還有南亞熱帶溝谷季雨林、山地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山頂矮林灌叢等多種植被類型。
二、自然資源
爛柯山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7961.59hm2,全為林業(yè)用地。森林覆蓋率為91.59%,林木總生長量1.1萬m3,活立木蓄積量達22.54萬m3。
保護區(qū)植物種類成分具有明顯的亞熱帶植物區(qū)系向熱帶植物區(qū)系過渡的特點。有野生維管植物163科586屬1106種,其中:蕨類29科11屬111種;裸子植物4科6屬9種;被子植物130科521屬986種。有蘇鐵蕨、金毛狗、桫欏、黑桫欏、長葉竹柏、觀光木、樟樹、白木香、格木、紅楝子、龍眼、巴戟天共12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植物,另有11種野生蘭科植物。有陸棲脊椎野生動物239種,隸屬68科27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31種,“三有動物”146種,省級保護動物21種。動物的種類以華南區(qū)的種類較多,以東洋界種類占優(yōu)勢。
三、保護區(qū)性質(zhì)和保護對象
爛柯山自然保護區(qū)以保護過渡地帶性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及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宗旨,集保護管理、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tài)持續(xù)利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省級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自然保護區(qū)。
保護對象為:
1、南亞熱帶向熱帶過渡性季風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2、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
3、西江下游與珠江三角洲交接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nèi)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wǎng)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fā)布于 4年前 ( 2021-06-11 )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