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比較多,您慢慢看,路線在最下面,推薦小吃和北京游,更愛啊,呵呵。
一、先簡單介紹下:1、護國寺小吃四處都是,但是已經收歸國營的華天飲食統一管理,做的是大鍋飯的味道,不正宗了。王府井的東華門夜市,那是垃圾,不但貴,而且都是什么烤魷魚等亂七八糟的,這是為了配合旅游搞的,老字號不去這里。
2、隆福寺現在名存實亡,很多老字號因為搬遷已經走了。3、您要去的話,就去“九門小吃”(百度百科里有詳細介紹,我就不多寫了),很多老字號都由于前門拆遷原地址改建搬進來了。
推薦理由有:(1)北京傳統小吃延續發展協會倡辦的(2)位于北京著名的風景區什剎海北沿,宋慶齡故居西側,就是后海那塊兒。吃完就能順道去宋慶齡故居、南鑼鼓巷、后海、煙袋斜街、鼓樓逛逛(3)有名的有老字號:小腸陳、褡褳火燒、爆肚馮、奶酪魏、茶湯李、月盛齋、餡餅周、德順齋、年糕錢、羊頭馬、豆腐腦白、恩元居等。
4、九門小吃里,也會有些做烤生蠔什么亂七八糟的,這不是北京小吃,忽略過去。5、如果不去九門小吃,那就去“前門大柵欄+門框胡同”,前門新改建了步行街,雖然由于改建一部分老字號搬出來去了九門,但也留有許多,但相對貴一點。
而且去前門一定要連同門框胡同一起去,因為九門小吃里面有些老子號的老店就在門框胡同。問題就是得多走點路6、所以推薦是:(1)九門小吃。
(2)前門大柵欄+門框胡同7、其余還有很多,好的小吃店越來越少了。哎。
北京的大菜是御膳,在宮里面,呵呵呵。
此外京菜、北京菜多數是學者和導游的一種忽悠,作為帝都(其他中國帝都也一樣),皇帝老家一般不是北京的,所以皇帝老家的菜色以及四處的美食都會進京供皇帝和貴族食用,所以帝都必定是四面八方菜色大雜燴。所謂京菜就是御膳,就是全國各地名菜的 *** 、改良、再創作。
而清朝離我們最近,所以滿族 *** 的特色也在小吃中有很多體現。二、作為老北京,推薦你一些最有特色的,但是首先得告訴您,由于滿清文化的影響,北京小吃很多都是 *** 。
此外,小吃是給窮人吃的,所以現代人越來越多來旅游的都說北京小吃不好吃,很簡單,因為以前窮人吃的肯定不會太高檔,也只能想辦法把這些邊角料弄得好吃些。1、豆汁兒:不管愛不愛喝,必須嘗一口。
(我是更愛豆汁兒的,要說口味,毫無保留的告訴你,無論顏色味道,都跟抹布水一樣。)2、爆肚兒:北京小吃中最容易被人推薦的。
3、灌腸:深刻體會窮人如何把淀粉炸一炸冒充肉腸,呵呵。4、鹵煮火燒:不是 *** 的哦,全都是豬下水,下水味道濃郁,不喜誤入。
5、羊雜湯:羊下水的湯,和鹵煮火燒都能反映出窮人吃不起肉,只能吃下水。6、面茶、驢打滾、艾窩窩、年糕錢、豌豆黃:面茶就是玉米面糊糊外加芝麻醬和椒鹽,驢打滾、艾窩窩、年糕錢都是糯米做的甜食,年糕與南方的水磨年糕不一樣,吃傳統型(一層糯米一層豆沙,然后反復多層這種)。
豌豆黃是豌豆做的甜品,膏狀的。7、炒肝:其實更像一碗淀粉勾芡的燴大腸,外加一些肝。
又可以反映窮人的無奈了。炒肝正宗必須配小包子吃。
8、奶酪:文宇奶酪、奶酪魏的都行,味道有新發展,原味和杏仁是傳統的。9、白水羊頭:也很慘,只能吃羊頭,羊肉都進了宮了。
10、如果還有肚子,那就來點褡褳火燒(這是給窮人解饞的,所以皮薄,然后大肉餡,現代人可能覺得油膩,建議蘸醋)三、路線:1、早上直接故宮,然后從天安門這邊出來,看一下天安門,直接順路就進了前門、大柵欄。在這里吃小吃和午飯。
大柵欄這邊除了小吃,還有很多大點的老字號,比如全聚德、都一處等等。如果偏重小吃,就往門框胡同里面走走。
2、下午去北海、南鑼鼓巷、煙袋斜街什么的,然后進九門小吃,晚上正好去后海看一眼。3、由于晚上時九門小吃吃的,如果沒吃飽,還想來頓夜宵,去簋街就可以了。
4、以上的地點都比較集中,公交、地鐵都有,而且就是打車也不貴。5、具 *** 置,您搜索下地圖就好了,很好找。
北京的風味小吃已有600多年歷史,包括漢民風味小吃、 *** 風味小吃和宮廷風味小吃等300多種。目前,在北京市面上能見到的小吃有:焦圈、豌豆黃、豆面糕、驢打滾,炸糕、茶湯、艾窩窩等。
北京小吃比較集中的地方有:
護國寺小吃一條街——護國寺街西起新街口南大街,東至德勝門內大街,長約600米,建于元代,距今已有近800年歷史。歷史上護國寺街因獨具特色的廟會盛極一時。明清時期,護國寺與隆福寺并稱北京東西二寺。因廟會之故,護國寺街在明清時期就是老北京著名的商業街,這里商賈云集,小吃店、古玩店、字畫店、鐘表店等鱗次櫛比。
鼓樓小吃街煙袋斜街——鼓樓小吃街就是煙袋斜街,它是北京城最老的斜街。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與鴉兒胡同相連,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32米。據清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此街原名"鼓樓斜街",清末改稱"煙袋斜街"。煙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響,一直流傳到今天。
你可以到我們的網站(同用戶名)去看看,上面有不少北京旅游景點及美食攻略的介紹,包括有具 *** 置,地圖,交通線路,門票,旅游攻略等信息,使用站內搜索“北京小吃”即可找到有關北京小吃的信息。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薩其馬 薩其馬又叫“金絲糕”、“芙蓉糕”,也是北京傳統名點。
是用富強粉、雞蛋、油、砂糖、飴糖、蜂蜜、青梅、瓜子仁、葡萄干等制成。冬季食用最適宜,酥松不粘牙,色澤金黃,甜香適口。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鮮花玫瑰餅 鮮花玫瑰餅也是北京的傳統名點,以富強粉、白糖、白油、核桃仁和玫瑰花為原料制成,春天是玫瑰花盛來的季節,用鮮玫瑰花制成的玫瑰餅,味道更佳。 看到這么多的小吃,你的口水是不是已經流下來了呢?其實,北京的小吃還有非常多,比如肉末燒餅、焦圈、豆汁等等。
如果去吃小吃,王府井的美食街、方莊美食街和簋街都是非常好的去處。讓我們想象一下,到了2008年的奧運會,我們一邊品嘗著別具風味的北京美食,一邊觀賞著精彩的奧運節目,那會是一件多么讓人感到愜意的事情啊。
北京美食攻略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烤鴨 提到北京的美食,那烤鴨就不能不說。烤鴨是北京最負盛名的特色菜,烤鴨做法有兩大流派,一種是以全聚德為代表的掛爐烤鴨,一種是以便宜坊為代表的燜爐烤鴨。
烤鴨成品外觀飽滿,顏色呈棗紅色,光亮油潤,皮層酥脆,外焦里嫩,滋味鮮美,香而不膩。烤鴨的一般吃法是先片鴨,再蘸上甜面醬,用名為荷葉餅的薄面餅卷著吃。
在餐廳吃烤鴨,還可以看到現場片鴨,刀法精湛,煞是好看。以北京鴨為原料而制成的“全鴨席”也獨具特色,如“火燎鴨心”、“燴鴨四寶”、“北京鴨卷”等。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驢打滾 驢打滾也叫豆面糕,按北京習俗,每到農歷二月,總要買點驢打滾嘗嘗。驢打滾有兩種,一種是將煮熟的黃米(或江米)面團沾上炒熟的黃豆面搟成片,卷上豆餡切成片,再撒上些芝麻、桂花白糖即可;另一種是將紅糖和熟豆面拌勻,用蒸熟的黃米包成團子,澆上桂花紅糖水。
驢打滾綿軟可口,甜而不膩。可是名字為什么叫“驢打滾”呢?可能是 *** 時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放在黃豆面粉中滾一下。
如毛驢打滾,故而得名。 北京美食攻略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炒肝 炒肝的主要原料是豬肥腸,加大蒜、黃醬、大料等調料,用淀粉勾芡燴制而成。
特點是腸肥肝香,汁水晶瑩透徹,滋味淳厚,不腥不膩。1997年,天興居“北京炒肝”被評為“北京十大名小吃”。
這里的炒肝稀稠適度,色澤誘人,香味撲鼻。將其盛入喇叭形小碗中,吃時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著碗邊轉著喝,別有風味。
在北京的許多小吃店中,都有炒肝供應。爆肚爆肚是用新鮮的牛犢切成片或絲,用沸水涮熟,蘸著醬油、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汁、香菜末、蔥花等調料,風味獨特。
爆肚口感又脆又鮮,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藝術名角都很喜歡爆肚。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灌腸 灌腸分兩種,一種叫大灌腸,用真正的豬腸衣灌上優質面粉、紅曲、油、水、丁香、豆蔻等原料調成稠糊,煮熟后切成片,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吃,香脆咸辣,別有風味;另有一種叫小灌腸,不用腸衣,將淀粉、紅曲、水等調成稠糊做成豬腸狀,蒸熟后像大灌腸一樣切成片用油煎后蘸佐料吃。
北京美食攻略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豌豆黃 豌豆黃以豌豆白糖為原料,顏色杏黃,塊形小巧,香甜細膩,入口即化,是清朝宮廷名點之一。北海仿膳飯莊和菜市口南來順的豌豆黃以 *** 精細受到顧客的稱道。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小窩頭 小窩頭是清宮御膳房的廚師創制的,為慈禧太后晚年齋戒時吃的小窩頭,形狀小巧玲瓏,顏色金黃,質地細膩,味道香甜,很得慈禧的贊賞。清朝覆滅后,小窩頭就流傳到了民間。
*** 時須用新磨的細玉米面,并加黃豆面、白糖、桂花調制。 *** 時,廚師憑著兩只靈巧的手,竟能將一塊重約900克的玉米面團,,捏成100個個玲瓏別致的小窩頭,其技藝之精湛,令人嘆服。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茯苓餅 北京傳統名點,因形狀像茯苓片,所以叫茯苓餅。這種餅用淀粉制成,呈圓形,結白如雪,薄如綿紙,還印有清晰圖案,用桃仁、松仁、桂花、白糖、蜂蜜等原料做餡,香甜味美,入口即化,營養豐富,是老幼皆宜的風味食品。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艾窩窩 艾窩窩是著名的宮廷小吃。用江米飯團包上各種餡,團成圓球,顏色雪白,十分惹人喜愛。
吃到嘴里有黏軟,又筋道,香甜爽口。“艾窩窩”這一名稱,據說和乾隆的愛妃—香妃有關。
香妃原本有位 *** 爾族的戀人,名叫艾買提。香妃進宮以后,戀人十分思念她,便將原在家中吃過的江米團子設法送入宮中。
而“艾窩窩”的名稱,是戀人靈機一動想出來的,是為表達自己對愛人不盡的“愛”意。 北京美食攻略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豆汁兒 老字號,“品正宗豆汁的好去處”。
豆汁是“綠色的”,味道沒的說——“很濃”,“很純正”,入口也“沒有特別強烈的酸味”,“不喝兩三碗不回家”。店面“不大”,但飯口上人“較多”且“全是最普通的北京人”,只要一進門“就讓你回到十多年前吃飯排隊等坐的年頭”。
就像郭德綱的相聲一樣,是不是北京人,一喝豆汁就知道了! 2014十一北京美食攻略——茶湯 茶湯是北京傳統風。
北京那些著名的小吃街及到達路線:
當你來到了北京,如果你還不去這些著名的美食街來嘗嘗美食,那么你就真是白走了北京這一遭了,下面由愛飛揚旅游網為你介紹北京那些著名的美食街和老字號招牌的美食以及到達的路線。
簋街
北京最出名的美食聚集地!這兒基本上不是老北京美食,而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美食界的英雄豪杰們!華燈初上時,街兩側的紅燈籠齊刷刷地亮起,霸氣露!簋街主要有麻辣小龍蝦、饞嘴蛙、烤魚、烤串等等重口味美食。簋街的另一特色是,通宵營業,因此也是一夜宵圣地。
地址: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交通:地鐵5號線北新橋站下車或地鐵2號線東直門站下車西行,或乘坐106、107、117、635路公交東內小街站下車。
王府井小吃街
王府井這種商賈云集之地,美食自然必不可少,不管是老字號還是新派餐廳,都有的選。另外一側的小吃街也是北京及各地名優風味小吃的薈萃的地方。
東華門夜市位于王府井大街北入口處,是北京最著名的小吃街。順著飄蕩油煙味的街道尋找自然,熱情,淳樸的老北京舊時風情。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東安門大街
交通:地鐵1號線王府井站下車,或乘坐1、2、4、10、20、103、104、120、420、802、803、814路公交車王府井站下車。
牛街
牛街是 *** 在北京的主要聚集地,因此,有超多超正宗的 *** 美食!包括聚寶源老字號涮羊肉、 *** 吐魯番餐廳等。更有著名的牛街 *** 超市,很多北京人都來這兒買牛羊肉滴!
地址:西城區廣安門牛街
交通:可乘坐10、48、88、717路牛街站下車。
三里屯
在人們印象中,三里屯只是一個酒吧區,其實這里的美食要比酒吧更有水準。三里屯是近幾年的后起之秀,越來越多靠譜的餐廳投奔三里屯了。三里屯的餐廳多半適合約會或白領聚會,消費較高。如果你在三里屯逛街,或者打算去三里屯泡吧,可以考慮去Village或者那里花園找一個舒適的餐廳,享用美食。
地址:朝陽區三里屯路
交通:地鐵10號線團結湖站下車,或乘坐113、115、406、416、431、701、758路三里屯站下車。
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上匯集著京城的許多家老字號飯店,就像正陽門經歷的風風雨雨一樣,前門大街上的那些老字號飯店也是久經滄桑,代表著京城的食文化,也是外地人到北京必去的地方。
這里的百年老店有全聚德烤鴨店、都一處燒麥、開封之一樓灌湯包子、老正興飯莊、壹條龍飯莊等等,全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字號,而且口味也是相當正宗。
地址:西城區前門大街
交通:地鐵2號線前門站下車,或乘坐5、8、17、22、48、59、66、67、69、71、82、120、126、301、626、646、690、692、729路前門站下車。
北京美食:
地點:九門小吃,簋街美食,前門大柵欄,前門鮮魚口,東安門夜市,王府井小吃街,護國寺小吃,東來順,全聚德,便宜坊,老北京雜醬面….
小吃:豆汁兒、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焦圈….
旅游攻略
之一天: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故宮、北海公園、晚上王府井
第二天:八達嶺長城、科技館、鳥巢水立方夜景
第三天:頤和園、清華北大、動物園(太平洋海底世界)
第四天:南鑼鼓巷,恭王府、煙袋斜街、什剎海、九門小吃
第五天:天壇、(自然博物館)、雍和宮、孔廟國子監、晚上簋街
去北京光拍個照是不能記錄它的美以及你的感受的,所以建議你租一套“品游電子導游”的導游器,和導游一樣,給你詳細的講解每個景點,告訴你如何乘車,讓你不會迷路;GPS定位,找小吃很飯館都很方便!慢慢地靜靜地去感受!感受它的文化底蘊,它的傳統!讓你在短短的幾天時間,深深地愛上它!讓你終生難忘,為之自豪驕傲!為你的人生畫卷里添上點睛之筆!
住宿攻略
都季商務,漢庭王府井2店;錦江之星前門店、錦江之星長椿街店、觀旗賓館、天壇的百事快捷、東單的漢庭、王府井漢庭酒店、王府井的飄home、飄home前門店、飄home東四店、宣武門速8酒店、7天酒店天安門店、7天酒店東四店、如家前門酒店、如家酒店宣武門店,貫通現代,中欣戴斯酒店,君安賓館,青云閣,欣燕都大柵欄店,欣燕都天壇東門店。.
交通攻略
到北京玩,很推薦辦一張公交卡,這樣不用每次坐車都買票,很方便省事省錢;地鐵和公交車都可以用!辦卡標準:無需任何證件,押金20元,再根據自己需要進行充值,使用完之后可以憑卡退還押金以及卡內余額!
辦卡地點:大多數地鐵站以及部分公交站;
退卡地點:古城地鐵站、四惠地鐵站、西直門地鐵站、建國門地鐵站、復興門地鐵站、立水橋地鐵站、雍和宮地鐵站、東單地鐵站、宋家莊地鐵站、北土城地鐵站、芍藥居地鐵站、知春路地鐵站、東直門地鐵站、3號航站樓售票廳、北京站東街403路公交總站等等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6-07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