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西遞的飲食屬于徽州菜系,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當地特色的美食主要有臘八粥、石頭馃、徽州馃、苞蘆馃、苞蘆松、蟹殼黃燒餅、徽州蒸餃、炒螺螄、五城茶干、油煎毛豆腐、油酥燒餅等。
臘八粥:農歷臘八前將“臘八粥”的佐料準備好,一般以精白的大米為主,另摻以玉米、豆子、山芋、芋艿、瓜干、菜干、干角豆等數十種干鮮蔬果同煮而成,有的雅稱“白菜粥”、“百味粥”或“百寶粥”。按舊俗,“臘八粥”煮成后,先作為供品祭祖先,然后才合家食用。
石頭馃:徽州西遞的傳統面食,早在清代即負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石頭馃用五花肉丁和炒黃豆粉扮成餡心,用面皮包上,收口捏緊,用木碾推搟成圓餅形狀,然后放在平鍋中炕烙,每個餅子上都放置一塊石頭(仍放一塊特制的磚頭)壓著,放石頭的目的是為了均勻的傳熱,以使餡心熟透,邊炕邊按動石頭(餅子不用翻身),促使內部油脂滲出,一直炕至熟透取出即成。咬開后香氣撲鼻,滋潤美味,如配湯食用更佳。馃是當地人的俗稱, *** 中用石頭壓,故稱石頭馃,亦稱黃豆肉膜。
苞蘆松:西遞的“苞蘆松”是著名的零食性小吃。用山區的苞蘆為山上種植的一種玉米,生長期約為140天,其味清甜,營養成分高。將玉米磨成細粉,經細粉蘿刷去皮層,和水攪拌煮成糊狀,冷卻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將薄片置于竹匾上曬干即成。食用時,將薄片投入滾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脹上浮,即可撈起。“苞蘆松”清香松脆,宜作茶食的佐餐食品。 從屯溪出發到西遞,不必到黟縣縣城即可下車,有指示牌前往西遞,有小公交、三輪車可乘坐;屯溪汽車站有旅1路游巴士赴宏村的,路過西遞村,從屯溪出發約一個小時到達西遞村。黃山往西遞,7:30、13:00均有車,1個半小時左右正廳堂前擺放有西遞古村落全景大沙盤,形象地再現了古村落的整個布局和山形地貌。
你好,
西遞宏村旅游攻略2013:
黃山火車站前廣場或機場前廣場包出租車前往黟縣縣城或西遞、宏村。
也可從黃山火車出站后穿過廣場至十字路口花壇,在右手方向等候開往黟縣方向的中巴車,每20分鐘一趟,也可去黃山汽車站搭乘。
至宏村或黟縣其它景點的游客,在黟縣縣城下車,在汽車站再改乘至宏村及其它景點的交通車,票價2元/人左右,15分鐘即可到達。至西遞的游客,可在西遞路口下車,再改乘縣城方向開往西遞的公交車,每20分鐘一趟。
宏村門票:平季+旺季80元/人 冬季65元/人
西遞門票:成人票104元
黃山的飲食屬于徽州菜系。徽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發祥于南宋,起源于歙縣(古徽州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顯其特色。徽菜的特點就是重“色”、重“油”、重“火功”,所以滋味濃郁。因徽州地處黃山腳下,雨量較多,氣候適中,物產特別豐富,所以選擇山珍野味烹調佳肴是徽菜的獨到之處。更多的旅游攻略您可以關注:金色世紀商旅網。
臘八豆腐:是黟縣民間的風味特產。在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黟縣的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當地人將這種在新年前晾曬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麻酥糖:為傳統名品,從南宋流傳至今。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其味香甜、質感松軟。用一張小紅紙包成長方形,小紅紙上印有店家的招牌。
紅燒桃花鱖:是徽州特產名菜之一。桃花鱖原名石級魚,在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此類小魚常在山區清澈的小溪中游曳,顏色與溪中的鵝卵石顏色相仿。
綠豆兜:酥松香脆,風味獨特。
手剝筍:清蒸的春筍,用手撥開,夾上臘肉,真實香甜軟糯,肥而不膩,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石耳燉土雞:石耳是黃山特有的一種野生菌,和木耳很相似,但口感更薄,更爽滑。
臭鱖魚:當地的特色菜,是用鱖魚鹽腌制出的一種發酵的食品,類似于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長毛豆腐:就像臭豆腐,聞其臭而品其香,素有“徽州毛豆腐,打個巴掌都不吐”的美譽。
【金色世紀商旅網】希望能幫到您并為您提供更多旅游路線攻略。
推薦閱讀:
本文部分圖文、音頻、 *** 于 *** 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 2021-06-02 )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